本帖最后由 徐鹏 于 2012-12-21 19:52 编辑
二十世纪,一艘名为“华·埃尔夫”号的中华传统帆船实现了周游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亚欧美非四大洲的壮举;并在44个国家留下了中华帆影与法国青年搏击大海的航迹。而今,她又停泊于塞纳河畔,更名为“广州女士”号,又以特色沙龙的身份成为了航海爱好者举办演出、聚会、展览甚至婚礼的地方。经过了30多年的激荡与守望,她已成为中法两国航海爱好者心中的传奇方舟。
“华·埃尔夫”号(“广州女士”号)航行时的英姿
1979年下半年,北京传来法国客户要在中国订造一艘中华传统帆船的信息。当时法国“庄逊79”航海俱乐部的这个想法来自一个传说:十八世纪,有艘来自中国的帆船,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抵达法国,成为中法交往史上一段具有神秘色彩的往事。当时,一群法国年轻人灵机一动,希望能在二十世纪时原样造一艘中华仿古船,重现那次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同时证明中国的古帆船,在当代法国人的驾驶下,可以进行远距离、复杂条件的海上航行。于是他们来到中国,并终于找到了广州造船厂。
接下设计建造任务后, 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一季度,广州造船厂做了多方面的调研筹备协商,1980年3月正式签订合同。该船的工程名称,在厂内就定为“25米木质机帆船”。船名是法方自定的,开始称为“ELF Chine”,直译为“华·埃尔夫”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