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温暖,送别。也许,我的经历能给你启发。

来自: 美国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jpg


       半年前,我在医院守护母亲一个多月的感受从来无力和人提及,因为我们的事例在微博上一搜绝对不算最不幸的,至少我们幸运的在没去走关系情况下进了一所大家认为不错的医院,至少拼拼凑凑我们也能付上那昂贵的医药费。留意到我微博粉丝里好大大部分是海外游子,也许,有和我一样独生子女一代,而父母还留在国内养老的,我们可能困局不同,也许,我的经历能给你启发。

       当时医院每周必须结账再继续用药,大概是接近人民5万一周,自费药每周我们去外面医生强烈建议的药铺买,接近3万,每周费用接近8万,作为离异独生子女,我要守通宵要买药,要回酒店去给母亲熬汤,姑姑和我换班,后来姑姑身体熬通宵也不行了,我们请了护工一天200和我换班。药费方面我公正点这样分析,法国人给40%的税,享有医疗教育全免,低收入群体政府给各种房屋、交通铺贴相当于退一部分税给他们,我们就以30%计算吧,我母亲一个月接近3000的工资,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那按30%她应该交33万人民币,那就可以享用医疗全免,我们国家既然没这个政策,现在我们推理应该用33万在医疗上。

        平时小病我们就不算了,母亲这次一个多月药费刚好用去这个数字,就当药费方面我们认了,当个跟着党走的好老百姓。医院环境,工作人员随地吐痰,在大大的“静”字旁边大吼病人(医院后勤的员工),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和隐私的尊重,我们也都不说,因为这关系社会整体人文进步,需要时间来质变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认了。没有护士来护理病人生理起居也认了,我们国家人多没办法(其它国家家属不用守通宵,是有专业护士处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让亲人做了这些,会给亲人心理上二次伤害____是的,我承认我记忆里有永远不能抹去的影像)

        但半年过后,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摧残人意志的:不是药费,不是医院“人道主义态度”,而是我做过的所有“抉择”。那时,每天不同科室的医生来做检查,今天一个医生告诉你他认为应该手术,明天别科的医生又对我说绝对不应该手术,然后对于一个没有医疗常识的我除了上网看一些蜻蜓点水的知识,剩下的抉择就像在澳门赌场买大小那样了。熊猫也很诧异我们所有医生就不能一起开会给出一个结论和分析利弊,然后再让一个医生来和病人家属沟通吗,一定要在家属惶恐崩溃的状态下每天加一把油吗?

       作为家属我们已经承受着亲人病重的精神崩溃,还要亲眼见证,还要学习,还要“生死抉择”。要知道这不是财政经费问题,不是医疗部不可超控的问题,这只是医院的人道主义管理问题,不需要经费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自费药上的“抉择”,到了后面医生都是说:我们试下这个药,试下那个药吧,然后加一句:是试!不保证有效、起效,也许结果是人财两空!你不能怪我们,你选择用不用!

       我当然选择用,2万2一支,我们通宵查到香港1.8万一支,如果要一个疗程,熊猫就准备飞过去买4支,这样除去机票也能节约一万块。

       第二天医生说那药剂必须冰冻,你母亲不知道能用几只,你买来了不用的你怎么处理,浪费一支你损失更多。好吧,那又去她建议的那药店买吧,用了两只后医生说效果不大,试下3万多的那种吧,当然话末照例加上“人才两空”那句话。

       我母亲是医务工作者,当了30年的护士,她说她清楚医生在没办法时只有这样试了,医生也当作是收集临床经验的案子了(先不考究这个方面,我选择相信一小部分)

       如果痛苦的多活几天,和平静的离去,她愿意后者的话,其实是我自己我也会选择后者。

       所有我也始终愿意听母亲的感受,她不想受痛苦的意愿应该得到最亲的人尊重,有时我会听母亲的不去试一种新型进口药或激素药(后来都后悔了,但是也许试了见到她痛苦了再走,我现在也后悔了)

       熊猫是一直陪着我每天见医生,每天和我商量“抉择”的那个人,他出奇的觉得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坚强”,因为我是其中之一。夜晚照顾母亲,每天睡几个小时,母亲要血小板了就去抽血或麻烦好朋友去抽血(一人每周只能抽一次),煲汤,买药,回来见医生,见完就上网,做“抉择”,然后再看亲人受治疗的痛苦,他有一天问我:“这样你都不倒下,你身体真神奇,精神崩溃都没有吗?”我回答:不是我坚强,你看看整栋医务楼,我这样的多了,我不是做得最好的那个…

       母亲作为医务工作者,记懂事起,我就记得她今天当了鞭炮厂治烧伤的急救队员,明天又去化工厂爆炸的急救队,每次都是一周才回来。她一生救了不少人,温暖了不少人,最后在医院花掉她一辈子在医院挣来的所有积蓄,她的战友们冷冷的给她送行…

       母亲在医院过了她的57岁生日…

       昏昏噩噩的闯过了那一关后,现在我回想那段时间,最多的,是数不尽的悔,我当时应该用那个药,做那个手术,也许…

       熊猫说这种生死的选择,你只要选择了,都会有悔,因为这本来应该是由专业人士来做的选择,本来我当时应该更多时间思考怎样让离别的人更放心、更有尊严的走。

       后悔有一年我没给母亲买下那份香港的医疗保险。一是她很健康,二是她自己是医务工作者,她觉得如果一有急病过香港不现实,办签证也有周期。

       现在想来至少在香港医疗我们不用面临这么多“抉择”,可以放心听医生的专业意见。不用理进口药,甲乙类,也许到头来自付20%部分花费一样或者更多,但结果是我更能接受的、坦然的,后悔因素更少的,你会觉得自己尽力了…

       我们作为成年人都明白生老病死的这个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这一课,作为送别的人和即将离开的人,力争的也就是那份来至人世间的尊重和温暖。


Going where the wind guides me ~~~~~~~~~
航海飞扬 来自: 辽宁
为你和妈妈点个赞,你和妈妈都尽力。正如你丈夫说的,当初不管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毕竟你妈妈不在了。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就是对你妈妈最好的纪念,也为了你将来不在遗憾,加油!
2015-2-28 21:58
Neta航海蜜月 楼主 来自: 希腊
航海飞扬 发表于 2015-2-28 21:58
为你和妈妈点个赞,你和妈妈都尽力。正如你丈夫说的,当初不管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毕竟你妈妈不在了。健 ...

谢谢
2015-4-13 15:39
Going where the wind guides me ~~~~~~~~~
jingang0 来自: 辽宁大连
给一辈子都献给国家的人致敬!
2017-2-2 21:53
风来西林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jpg


       半年前,我在医院守护母亲一个多月的感受从来无力和人提及,因为我们的事例在微博上一搜绝对不算最不幸的,至少我们幸运的在没去走关系情况下进了一所大家认为不错的医院,至少拼拼凑凑我们也能付上那昂贵的医药费。留意到我微博粉丝里好大大部分是海外游子,也许,有和我一样独生子女一代,而父母还留在国内养老的,我们可能困局不同,也许,我的经历能给你启发。

       当时医院每周必须结账再继续用药,大概是接近人民5万一周,自费药每周我们去外面医生强烈建议的药铺买,接近3万,每周费用接近8万,作为离异独生子女,我要守通宵要买药,要回酒店去给母亲熬汤,姑姑和我换班,后来姑姑身体熬通宵也不行了,我们请了护工一天200和我换班。药费方面我公正点这样分析,法国人给40%的税,享有医疗教育全免,低收入群体政府给各种房屋、交通铺贴相当于退一部分税给他们,我们就以30%计算吧,我母亲一个月接近3000的工资,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那按30%她应该交33万人民币,那就可以享用医疗全免,我们国家既然没这个政策,现在我们推理应该用33万在医疗上。

        平时小病我们就不算了,母亲这次一个多月药费刚好用去这个数字,就当药费方面我们认了,当个跟着党走的好老百姓。医院环境,工作人员随地吐痰,在大大的“静”字旁边大吼病人(医院后勤的员工),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和隐私的尊重,我们也都不说,因为这关系社会整体人文进步,需要时间来质变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也认了。没有护士来护理病人生理起居也认了,我们国家人多没办法(其它国家家属不用守通宵,是有专业护士处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让亲人做了这些,会给亲人心理上二次伤害____是的,我承认我记忆里有永远不能抹去的影像)

        但半年过后,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摧残人意志的:不是药费,不是医院“人道主义态度”,而是我做过的所有“抉择”。那时,每天不同科室的医生来做检查,今天一个医生告诉你他认为应该手术,明天别科的医生又对我说绝对不应该手术,然后对于一个没有医疗常识的我除了上网看一些蜻蜓点水的知识,剩下的抉择就像在澳门赌场买大小那样了。熊猫也很诧异我们所有医生就不能一起开会给出一个结论和分析利弊,然后再让一个医生来和病人家属沟通吗,一定要在家属惶恐崩溃的状态下每天加一把油吗?

       作为家属我们已经承受着亲人病重的精神崩溃,还要亲眼见证,还要学习,还要“生死抉择”。要知道这不是财政经费问题,不是医疗部不可超控的问题,这只是医院的人道主义管理问题,不需要经费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自费药上的“抉择”,到了后面医生都是说:我们试下这个药,试下那个药吧,然后加一句:是试!不保证有效、起效,也许结果是人财两空!你不能怪我们,你选择用不用!

       我当然选择用,2万2一支,我们通宵查到香港1.8万一支,如果要一个疗程,熊猫就准备飞过去买4支,这样除去机票也能节约一万块。

       第二天医生说那药剂必须冰冻,你母亲不知道能用几只,你买来了不用的你怎么处理,浪费一支你损失更多。好吧,那又去她建议的那药店买吧,用了两只后医生说效果不大,试下3万多的那种吧,当然话末照例加上“人才两空”那句话。

       我母亲是医务工作者,当了30年的护士,她说她清楚医生在没办法时只有这样试了,医生也当作是收集临床经验的案子了(先不考究这个方面,我选择相信一小部分)

       如果痛苦的多活几天,和平静的离去,她愿意后者的话,其实是我自己我也会选择后者。

       所有我也始终愿意听母亲的感受,她不想受痛苦的意愿应该得到最亲的人尊重,有时我会听母亲的不去试一种新型进口药或激素药(后来都后悔了,但是也许试了见到她痛苦了再走,我现在也后悔了)

       熊猫是一直陪着我每天见医生,每天和我商量“抉择”的那个人,他出奇的觉得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坚强”,因为我是其中之一。夜晚照顾母亲,每天睡几个小时,母亲要血小板了就去抽血或麻烦好朋友去抽血(一人每周只能抽一次),煲汤,买药,回来见医生,见完就上网,做“抉择”,然后再看亲人受治疗的痛苦,他有一天问我:“这样你都不倒下,你身体真神奇,精神崩溃都没有吗?”我回答:不是我坚强,你看看整栋医务楼,我这样的多了,我不是做得最好的那个…

       母亲作为医务工作者,记懂事起,我就记得她今天当了鞭炮厂治烧伤的急救队员,明天又去化工厂爆炸的急救队,每次都是一周才回来。她一生救了不少人,温暖了不少人,最后在医院花掉她一辈子在医院挣来的所有积蓄,她的战友们冷冷的给她送行…

       母亲在医院过了她的57岁生日…

       昏昏噩噩的闯过了那一关后,现在我回想那段时间,最多的,是数不尽的悔,我当时应该用那个药,做那个手术,也许…

       熊猫说这种生死的选择,你只要选择了,都会有悔,因为这本来应该是由专业人士来做的选择,本来我当时应该更多时间思考怎样让离别的人更放心、更有尊严的走。

       后悔有一年我没给母亲买下那份香港的医疗保险。一是她很健康,二是她自己是医务工作者,她觉得如果一有急病过香港不现实,办签证也有周期。

       现在想来至少在香港医疗我们不用面临这么多“抉择”,可以放心听医生的专业意见。不用理进口药,甲乙类,也许到头来自付20%部分花费一样或者更多,但结果是我更能接受的、坦然的,后悔因素更少的,你会觉得自己尽力了…

       我们作为成年人都明白生老病死的这个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这一课,作为送别的人和即将离开的人,力争的也就是那份来至人世间的尊重和温暖。


Going where the wind guides me ~~~~~~~~~
为你和妈妈点个赞,你和妈妈都尽力。正如你丈夫说的,当初不管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毕竟你妈妈不在了。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就是对你妈妈最好的纪念,也为了你将来不在遗憾,加油!
2015-2-28 21:58
航海飞扬 发表于 2015-2-28 21:58
为你和妈妈点个赞,你和妈妈都尽力。正如你丈夫说的,当初不管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毕竟你妈妈不在了。健 ...

谢谢
2015-4-13 15:39
Going where the wind guides me ~~~~~~~~~
给一辈子都献给国家的人致敬!
2017-2-2 21:53
风来西林
80后夫妻,喜欢自由的旅行方式,预计14年8月在希腊举办婚礼后,于地中海出发,开始两年的自驾帆船旅行,因为航海是我们能想到的最自由的旅行方式!
5086积分
185帖子
3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3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