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同道者在Anse Miton抛锚停留差不多10天,结交了Hans461的船主。《大西洋航游760天》

2014-5-26 10:20 · 林静的航海生活
来自: 山东烟台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法属马提尼克的Anse Miton是一个平静避风的小港湾,同道者在这里抛锚停留差不多10天,抛锚的邻居中有一条挂加拿大国旗,船名为「扎巴瓦」的船。「扎巴瓦」也是参加了集体过大西洋的大行动ARC,这是一条崭新的Hans461,设备先进。船主一男一女出来进去不大跟别的船说话,总是独往独来的。男的四十往上五十来岁,女的顶多二十出头不会超过三十。他们俩每天开着小汽艇去码头的餐馆吃饭,女孩的打扮很时髦,紧身的半截裤配牛仔小马甲很合体。和我们整天穿T恤衫加短裤不修边幅的航海黄脸婆相比,这个女孩很显眼。

       大家出门在外,多一份友情总比少一份好,特别是那些不善于跟人打交道的人,也许更需要别人的关心,所以我们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原来这条船虽然挂加拿大旗,船主是两个俄罗斯人。男的叫符拉基米尔,女的叫茱丽娅。茱丽娅英语不太好不大开口,就是说话也不看对方的眼睛,与其说是羞涩,不如说是焦虑和不安,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符拉基米尔倒是很自信,两个人的话他一个人都说了,但是往往很模糊,对话里有一种深深的不信任。谈话中得知我们正在着手办美国的签证,进美国乘船和乘飞机入境海关的手续不同。乘船报关一般是先斩后奏,把船停好了再找海关自首,手续上有好多空子可钻。因此美国对大多数乘船入境的外国人都要求有签证,加拿大例外。

       第二天符拉基米尔开着小汽艇来敲同道者的门,原来他们也在为签证的事伤脑筋。我们告诉他调查的结果:全加勒比只有巴尔贝多斯有美国领馆,老公已经订了机票去那里办签证,我有加拿大护照所以免签。临走符拉基米尔邀请我们转天到他们的船上喝一杯,我们欣然答应。

      「扎巴瓦」船内真宽敞啊,他们有冻柜,冷饮加冰块在船上绝对属于奢侈品。符拉基米尔做汽车零件生意,事业小有所成,应该属于成功人士之列。他说话那种不屑的口气不知道是因为有钱,还是因为俄罗斯民族的豪迈,在中国很容易被贴上"土大款"的标签。茱丽娅不算特漂亮,但她真年轻啊,雪白的皮肤就像陶瓷一样的细致,年轻就是美丽。我问茱丽娅每天都做些什么,她拿出一幅钩针作业:她每天都做女红。我说我也做,她听了很高兴。符拉基米尔说过大西洋二十天,他和他的朋友驾船,茱丽娅只上过甲板一次。可怜的茱丽娅,20天窝在仓里,日子一定很漫长。

       说到俄罗斯的腐败问题,符拉基米尔反问什么叫腐败。他举了个例子:开车被警察追停罚款,罚款的一部分进了警察的腰包。他说这没什么好奇怪,这是警察收入的一部分,少了这份收入警察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话里话外他对俄罗斯社会的明规则潜规则都游刃有余。符拉基米尔高声抱怨人们对茱丽娅的态度,说人们看见年轻的俄罗斯女子就联想到某某职业。我想茱丽娅之所以压抑般的矜持,是对别人投来的白眼的一种自卫。

       前两天看了王蒙写的「苏联祭」,表达了父母那一辈人对苏联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我的大学同学写了一篇「忘不了苏联」,以我们六零后在中苏对立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的角度,客观地回顾和评价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无私帮助和不可否认的贡献。(苏联对我家直接的帮助是一辆苏联产的自行车。死沉死沉的,那叫一个结实,说不定是用造坦克的钢材造的。没有链盒,我十几岁学骑车时把腿刮得血肉模糊,最后让我在十三岁那年骑车买菜时给弄丢了。)苏联是老大哥,就是后来关系破裂甚至大打出手,也是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反目。

       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了,前车之鉴,后车之覆,苏联的经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在他的自传「军旅生涯」中有一段"当你失去了最强大的敌人",作为拥有航天技术核武器的超级大国,怎么会在一夜之间不用一枪一炮就轰的一声倒塌了?苏联为什么会自毁长城?戈尔巴乔夫真的是顺应民意吗?戈氏一个人有那么大的力量解体苏联吗?解体前的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什么?什么是修正主义?彻底否定斯大林和苏联的解体有什么关系?最最最最关键的问题:苏联解体后人民更幸福吗?人民有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民主?社会的腐败是被铲除了还是更严重了?人们作为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人。。。还是苏联人,哪一个更自豪?

       几天后同道者离开了Anse Miton,符拉基米尔说如果我们再遇上,他一定请我们吃饭,茱丽娅会做俄罗斯浓汤。我们没有再碰上他们,可惜也没有和他们拍照留念。这段邂逅永远地留在了我的日记里。

23.png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法属马提尼克的Anse Miton是一个平静避风的小港湾,同道者在这里抛锚停留差不多10天,抛锚的邻居中有一条挂加拿大国旗,船名为「扎巴瓦」的船。「扎巴瓦」也是参加了集体过大西洋的大行动ARC,这是一条崭新的Hans461,设备先进。船主一男一女出来进去不大跟别的船说话,总是独往独来的。男的四十往上五十来岁,女的顶多二十出头不会超过三十。他们俩每天开着小汽艇去码头的餐馆吃饭,女孩的打扮很时髦,紧身的半截裤配牛仔小马甲很合体。和我们整天穿T恤衫加短裤不修边幅的航海黄脸婆相比,这个女孩很显眼。

       大家出门在外,多一份友情总比少一份好,特别是那些不善于跟人打交道的人,也许更需要别人的关心,所以我们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原来这条船虽然挂加拿大旗,船主是两个俄罗斯人。男的叫符拉基米尔,女的叫茱丽娅。茱丽娅英语不太好不大开口,就是说话也不看对方的眼睛,与其说是羞涩,不如说是焦虑和不安,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符拉基米尔倒是很自信,两个人的话他一个人都说了,但是往往很模糊,对话里有一种深深的不信任。谈话中得知我们正在着手办美国的签证,进美国乘船和乘飞机入境海关的手续不同。乘船报关一般是先斩后奏,把船停好了再找海关自首,手续上有好多空子可钻。因此美国对大多数乘船入境的外国人都要求有签证,加拿大例外。

       第二天符拉基米尔开着小汽艇来敲同道者的门,原来他们也在为签证的事伤脑筋。我们告诉他调查的结果:全加勒比只有巴尔贝多斯有美国领馆,老公已经订了机票去那里办签证,我有加拿大护照所以免签。临走符拉基米尔邀请我们转天到他们的船上喝一杯,我们欣然答应。

      「扎巴瓦」船内真宽敞啊,他们有冻柜,冷饮加冰块在船上绝对属于奢侈品。符拉基米尔做汽车零件生意,事业小有所成,应该属于成功人士之列。他说话那种不屑的口气不知道是因为有钱,还是因为俄罗斯民族的豪迈,在中国很容易被贴上"土大款"的标签。茱丽娅不算特漂亮,但她真年轻啊,雪白的皮肤就像陶瓷一样的细致,年轻就是美丽。我问茱丽娅每天都做些什么,她拿出一幅钩针作业:她每天都做女红。我说我也做,她听了很高兴。符拉基米尔说过大西洋二十天,他和他的朋友驾船,茱丽娅只上过甲板一次。可怜的茱丽娅,20天窝在仓里,日子一定很漫长。

       说到俄罗斯的腐败问题,符拉基米尔反问什么叫腐败。他举了个例子:开车被警察追停罚款,罚款的一部分进了警察的腰包。他说这没什么好奇怪,这是警察收入的一部分,少了这份收入警察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话里话外他对俄罗斯社会的明规则潜规则都游刃有余。符拉基米尔高声抱怨人们对茱丽娅的态度,说人们看见年轻的俄罗斯女子就联想到某某职业。我想茱丽娅之所以压抑般的矜持,是对别人投来的白眼的一种自卫。

       前两天看了王蒙写的「苏联祭」,表达了父母那一辈人对苏联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我的大学同学写了一篇「忘不了苏联」,以我们六零后在中苏对立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人的角度,客观地回顾和评价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无私帮助和不可否认的贡献。(苏联对我家直接的帮助是一辆苏联产的自行车。死沉死沉的,那叫一个结实,说不定是用造坦克的钢材造的。没有链盒,我十几岁学骑车时把腿刮得血肉模糊,最后让我在十三岁那年骑车买菜时给弄丢了。)苏联是老大哥,就是后来关系破裂甚至大打出手,也是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反目。

       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了,前车之鉴,后车之覆,苏联的经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在他的自传「军旅生涯」中有一段"当你失去了最强大的敌人",作为拥有航天技术核武器的超级大国,怎么会在一夜之间不用一枪一炮就轰的一声倒塌了?苏联为什么会自毁长城?戈尔巴乔夫真的是顺应民意吗?戈氏一个人有那么大的力量解体苏联吗?解体前的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什么?什么是修正主义?彻底否定斯大林和苏联的解体有什么关系?最最最最关键的问题:苏联解体后人民更幸福吗?人民有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民主?社会的腐败是被铲除了还是更严重了?人们作为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人。。。还是苏联人,哪一个更自豪?

       几天后同道者离开了Anse Miton,符拉基米尔说如果我们再遇上,他一定请我们吃饭,茱丽娅会做俄罗斯浓汤。我们没有再碰上他们,可惜也没有和他们拍照留念。这段邂逅永远地留在了我的日记里。

23.png
四海为家,一生追梦。得到太多,回报尚少。虽为螺丝钉,愿做明白人。
57537积分
453帖子
9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