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二手
资料库
帆船航海资料库
活动中心
导读
Guide
手机APP
网址导航
视频电影
航海文库
造船图纸
航海摄影
下载APP
手机精选
每日签到
帖子
淘专辑
导读
淘专辑
好友
收藏
排行榜
动态
分享
广播
门户
勋章
活动中心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返回列表
当船身在剧烈摇晃,我用最后一格电,记录下此刻所想
[ 复制链接 ]
小马哥
2016-7-5 21:15 ·
大杂烩
关注
来自: 澳大利亚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我知道英国脱欧了,我也知道王石出事了,但我今天就想说一下自己的航海经历。没错,下图就是我。本文初稿于6月25日凌晨
还有几个小时,本次
帆船
航海就将结束,抵达终点威海。此刻,十几米长的帆船在波涛与狂风中摇摇欲坠,船舱内的随身物品在跟随着节奏摆动,发出叮咣声响。舱外海风二十节,浪高四米,即便是顺着洋流,我们的船速也只能保持四五节的样子。海浪撞击着船底和龙骨发出车祸撕裂般恐怖的声响,伴随着前舱朋友的阵阵呕吐,让人感觉世界将倾。
我在舱内的移动只能弯腰曲膝,因为来自船底的撞击会随时伤到膝盖和腰。不停地在桌面和门框的扶手间切换,否则摇晃的船身会让我跌倒。不时会有锅碗或者水瓶跌落,我用完了所有拍摄仪器的电池和内存,用ipad的最后一格电,记录下我这一趟航海的感受。舱外甲板上有三人,掌舵、瞭望,以及相互鼓励提起精神。此外,还有另一组在内舱卧室抓紧时间休息,准备后半夜的接替。
帆船的公海航行往往算不上一段舒适的旅程,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唯独没有抹平的,便是信仰间的仇恨,和航海时的艰辛。如果我们承认自己并未进步太多,那就是说我们尚有勇气尝试着回到原点,用哥伦布式的坚定来解决心中关于探索的理想。
古人的航海,没有海底光缆,没有养殖区浮漂。前者是下锚时的禁地,后者是航行时的绕行。相比起来,哥伦布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勇气与运气,现代航海靠的更多的是知识与技术。据说再过一会儿就要进入渔区,即便是在养殖淡季,白色或者黑色的浮漂,也是帆船航行的禁地,因为一旦帆船龙骨下的铅锤配重挂到下面的渔网,或者渔网将螺旋桨缠住,在这样的海况下都将是致命威胁。而螺旋桨处的漏水,我今天下午才盛出几大桶倒回海里。
如果说几天前我们从威海出发的去程中,在临近仁川的海域漫天大雾的夜色里用手电筒的微光寻找渔网浮漂的回忆还历历在目,那么今天下午在狂风中主帆滑轨缆绳的突然崩断,几位船员站在时不时没过船舱的风浪中回收主帆的那几分钟,几乎是在电影大片的情节里,勇敢地和死神对峙。
可能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复制这样一段旅程:没有后援和补给的出发、没有卫星电话的跨海、主帆几乎报废的归航;同时,一路上还要面对一半的同伴毫无
远航
经验、三位同伴不同程度的呕吐晕船、去程中的一半路程处于无风区的尴尬。这些临时拼凑的伙伴与船,和我长期对航海的理想化,这看似不对等的现实与理想,看似被负能量和不靠谱充满的航程,却在夜航里天空中的繁星、船尾带动的闪着蓝光的浮游生物,还有黄昏落日下无风时如镜面的大海、同时金色的圆月穿过薄云升起于船尾方向……等等的美好,让一切都很值得。
这些美好让我此刻只想用最简单的文字来描述,在类似于口述的字句中,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直面它们时的心情。如果你能感受到我的心跳,那一定是和被巨浪抬起的船身一次次砸回海面时一样的节奏。
这些天的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与定义我们与海的关系,比如,我们与这个世界在尺寸上的关系。帆船航行,让我们回归人类文明顿悟之前的原始,用传统的风力丈量世界的大小,并重拾我们对它日渐淡薄的敬意。 它不是一趟十多个小时的跨太平洋飞行,靠风力,即便是从威海到仁川的400公里,也需要两天时间。
除了重拾对世界的敬意,还需要重新思考的,是我们与世界在共存上的关系。大海对我们不只是包容与给养,它用自己的宽广,稀释我们愚昧的浓度,摊薄我们任性的成本,降解我们欲望的孽果。在既不能对他为所欲为,也不能对他纵容依顺之间,人与海的共存,更像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博弈。
大海不是可怕的敌人,也不是甜蜜的恋人。他更像是一位智者,谈不上慈眉善目,却也不至于面目狰狞。潮起潮落间荡漾的不是涟漪而是智慧,教你如何拿起与放下,以及晃荡不倒才是人生的道理。船长告诉我说,年轻时他对大海的企图或许是战胜与征服,但十多年后他才发觉,大海是朋友,他不能教会你人生的捷径,但会带你领悟处事哲学。
我谈不了什么哲学,但我想,无论是爱琴海诸岛的先哲,还是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城邦,无论是你身处十八世纪英国利物浦的码头,还是明朝中国的泉州,在那些准备起航的船上,和船长增倍镜里的地平线,无论是离别时悲伤的诗里,或者是聚合时欢快的歌中,大海都代表了改变现状,代表了希望。这是未曾扬帆过的人不会理解的远方。
船还在剧烈摇晃,我用最后一格电,记录下此刻所想。
(2016年6月25日凌晨)
感谢潘婷船长这位国家级运动员分享给我很多关于航海的知识方便我日后吹牛逼
感谢拥有丰富航海经验的“大力
水手
”船上的“政委”和大内总管带给我们终生铭记的回忆
感谢“草鸡”教会我使用无人飞行器航拍抹去我曾被无人机割伤的心理阴影
感谢“自由自在”在黑夜的星光里给我分享他单人皮划艇沿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的故事
感谢“享受生活”告诉我北极星是沿着北斗七星勺尖两颗方向四倍距离外的那颗
感谢“于奔驰”一路上用呕吐声作为枯燥航海的调剂同时还不忘在不吐的时候打理内舱后勤
几天后,我坐在家中的写字台前整理这些记忆。眼前时不时还会重现船舱里摇晃的灶台、隆起的前帆、船长手里的舵、还有握紧的绳索,以及那些同行的其他船上的叫不出名字来的一张张笑脸。我开始期待自己的下一次远航。
转自:纵横之美微信
向南怀瑾致敬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光摸石头不过河
来自: 广东深圳
回复
举报
评论
·
·
举报
我不出声,并不代表我没想法
2016-7-5 21:15
要搞条破船于近海寻宝
全部评论 1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我知道英国脱欧了,我也知道王石出事了,但我今天就想说一下自己的航海经历。没错,下图就是我。本文初稿于6月25日凌晨
还有几个小时,本次
帆船
航海就将结束,抵达终点威海。此刻,十几米长的帆船在波涛与狂风中摇摇欲坠,船舱内的随身物品在跟随着节奏摆动,发出叮咣声响。舱外海风二十节,浪高四米,即便是顺着洋流,我们的船速也只能保持四五节的样子。海浪撞击着船底和龙骨发出车祸撕裂般恐怖的声响,伴随着前舱朋友的阵阵呕吐,让人感觉世界将倾。
我在舱内的移动只能弯腰曲膝,因为来自船底的撞击会随时伤到膝盖和腰。不停地在桌面和门框的扶手间切换,否则摇晃的船身会让我跌倒。不时会有锅碗或者水瓶跌落,我用完了所有拍摄仪器的电池和内存,用ipad的最后一格电,记录下我这一趟航海的感受。舱外甲板上有三人,掌舵、瞭望,以及相互鼓励提起精神。此外,还有另一组在内舱卧室抓紧时间休息,准备后半夜的接替。
帆船的公海航行往往算不上一段舒适的旅程,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唯独没有抹平的,便是信仰间的仇恨,和航海时的艰辛。如果我们承认自己并未进步太多,那就是说我们尚有勇气尝试着回到原点,用哥伦布式的坚定来解决心中关于探索的理想。
古人的航海,没有海底光缆,没有养殖区浮漂。前者是下锚时的禁地,后者是航行时的绕行。相比起来,哥伦布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勇气与运气,现代航海靠的更多的是知识与技术。据说再过一会儿就要进入渔区,即便是在养殖淡季,白色或者黑色的浮漂,也是帆船航行的禁地,因为一旦帆船龙骨下的铅锤配重挂到下面的渔网,或者渔网将螺旋桨缠住,在这样的海况下都将是致命威胁。而螺旋桨处的漏水,我今天下午才盛出几大桶倒回海里。
如果说几天前我们从威海出发的去程中,在临近仁川的海域漫天大雾的夜色里用手电筒的微光寻找渔网浮漂的回忆还历历在目,那么今天下午在狂风中主帆滑轨缆绳的突然崩断,几位船员站在时不时没过船舱的风浪中回收主帆的那几分钟,几乎是在电影大片的情节里,勇敢地和死神对峙。
可能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复制这样一段旅程:没有后援和补给的出发、没有卫星电话的跨海、主帆几乎报废的归航;同时,一路上还要面对一半的同伴毫无
远航
经验、三位同伴不同程度的呕吐晕船、去程中的一半路程处于无风区的尴尬。这些临时拼凑的伙伴与船,和我长期对航海的理想化,这看似不对等的现实与理想,看似被负能量和不靠谱充满的航程,却在夜航里天空中的繁星、船尾带动的闪着蓝光的浮游生物,还有黄昏落日下无风时如镜面的大海、同时金色的圆月穿过薄云升起于船尾方向……等等的美好,让一切都很值得。
这些美好让我此刻只想用最简单的文字来描述,在类似于口述的字句中,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直面它们时的心情。如果你能感受到我的心跳,那一定是和被巨浪抬起的船身一次次砸回海面时一样的节奏。
这些天的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与定义我们与海的关系,比如,我们与这个世界在尺寸上的关系。帆船航行,让我们回归人类文明顿悟之前的原始,用传统的风力丈量世界的大小,并重拾我们对它日渐淡薄的敬意。 它不是一趟十多个小时的跨太平洋飞行,靠风力,即便是从威海到仁川的400公里,也需要两天时间。
除了重拾对世界的敬意,还需要重新思考的,是我们与世界在共存上的关系。大海对我们不只是包容与给养,它用自己的宽广,稀释我们愚昧的浓度,摊薄我们任性的成本,降解我们欲望的孽果。在既不能对他为所欲为,也不能对他纵容依顺之间,人与海的共存,更像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博弈。
大海不是可怕的敌人,也不是甜蜜的恋人。他更像是一位智者,谈不上慈眉善目,却也不至于面目狰狞。潮起潮落间荡漾的不是涟漪而是智慧,教你如何拿起与放下,以及晃荡不倒才是人生的道理。船长告诉我说,年轻时他对大海的企图或许是战胜与征服,但十多年后他才发觉,大海是朋友,他不能教会你人生的捷径,但会带你领悟处事哲学。
我谈不了什么哲学,但我想,无论是爱琴海诸岛的先哲,还是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城邦,无论是你身处十八世纪英国利物浦的码头,还是明朝中国的泉州,在那些准备起航的船上,和船长增倍镜里的地平线,无论是离别时悲伤的诗里,或者是聚合时欢快的歌中,大海都代表了改变现状,代表了希望。这是未曾扬帆过的人不会理解的远方。
船还在剧烈摇晃,我用最后一格电,记录下此刻所想。
(2016年6月25日凌晨)
感谢潘婷船长这位国家级运动员分享给我很多关于航海的知识方便我日后吹牛逼
感谢拥有丰富航海经验的“大力
水手
”船上的“政委”和大内总管带给我们终生铭记的回忆
感谢“草鸡”教会我使用无人飞行器航拍抹去我曾被无人机割伤的心理阴影
感谢“自由自在”在黑夜的星光里给我分享他单人皮划艇沿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的故事
感谢“享受生活”告诉我北极星是沿着北斗七星勺尖两颗方向四倍距离外的那颗
感谢“于奔驰”一路上用呕吐声作为枯燥航海的调剂同时还不忘在不吐的时候打理内舱后勤
几天后,我坐在家中的写字台前整理这些记忆。眼前时不时还会重现船舱里摇晃的灶台、隆起的前帆、船长手里的舵、还有握紧的绳索,以及那些同行的其他船上的叫不出名字来的一张张笑脸。我开始期待自己的下一次远航。
转自:纵横之美微信
向南怀瑾致敬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光摸石头不过河
回复
举报
评论
·
·
举报
我不出声,并不代表我没想法
2016-7-5 21:15
要搞条破船于近海寻宝
小马哥
一个普通有点儿想法的人
10630
积分
684
帖子
5
精华
发布新话题
返回版块列表
千万粉丝的大本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发送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说说你的想法......
0
1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