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郑和 人造航海偶像

2018-9-28 15:38 · 翟峰/航海家庭
徐鹏 来自: 山东青岛
郑和下西洋被认为是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和曾经是海上强国的铁证,主要证据是两大、两早。两大是船队规模大、船大,两早是比欧洲大航海早、比欧洲人到达印度洋沿岸早。

  郑和的船队是运输船队,并非舰队。人员最多时接近3万,包括船工、官员、军人等等。船型大小不一,在300艘左右,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访问船队。前人没有创先,后人没有继承,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因为如此赔本赚吆喝的壮举只能是特殊时段的个例。郑和船队的规模在历史上不是最大,希波战争期间,波斯人出征古希腊,舰船数量在千艘以上,人员数十万,元朝第二次远征日本,船只数量在四千艘以上,人员近二十万,可见战争的动员能力比出访更大。

  郑和宝船的体量最被人津津乐道,争议也最大。根据记载宝船长130米、宽55米左右。由于对明尺的选取及换算有差异,具体数值有多种,但都属于同一数量级。如果记载属实,如此大的宝船能在海上航行也是空前绝后。但现在的观点是记载有误,认为郑和的宝船长50米、宽20米左右比较适宜。



  一款郑和宝船模型

  宝船不能那么大,关键是技术障碍。帆浆时代的木质船受制于材料的性能,长度上的技术极限是70多米。宋元时期的造船资料和船只遗存表明,当时的大船长不过三、四十米左右。明朝继承前人经验,难有重大突破。按照郑和宝船的超级尺寸,现代人做出很多小模型,但是没能大型仿真复制下海,因为根本做不到。

  西方也有超级木船的记载。罗马帝国时期的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46-120)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记述埃及法老托勒密四世时期曾制造长约130米的战船,有400名水手,4000名桨手,另外可载3000名士兵,内容非常超凡脱俗。但学者估计,这是一种由多艘战船相接的连体船,主要用来显示权威做摆设,并非实战。

  人类制造实用器物,以适用为最佳,商用方面对性价比要求非常高,军事方面常说的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只是相对商业而言,大规模应用也不能摆脱经济约束。宋元明时期的东方海船确实普遍比同期的西方海船略大,但不是技术问题。因为就连海船中的最小单体,最不体现技术难度的中国小渔船也比西方的小渔船大,出现差异是由于航海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需求,而双方都会力争在各自环境中做到最好。海上丝绸之路风浪大、贸易周期长,所以对船体要求大,地中海风浪小,贸易周期短,所以对船体要求比东方小。大航海之后,西方远洋贸易增加,船体也就越来越大。争取做大只是综合技术追求中的一项指标,不一定完全代表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就像最大的体育场、最大的凯旋门并不代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一样。郑和宝船的功能是为了装载海外宝物,故此得名。它确实很大,但不是战船,技术含量有限。类似今天的超级油轮,体量可以超过航空母舰数倍,不过功能仅仅是运输原油而已。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大航海时间早是不争的事实,但因此视为探险则不成立。首先对于东方世界来说,郑和没有开辟新航路,跟地理大发现毫无关系。船队所走的路线主要由西亚民族开辟,早已定型,否则不会有东晋法显、唐朝杜环的经历。即使考量线路长远,也没有超越元朝汪大渊。郑和下西洋不过是上万人坐新船、走老路,除了出使访问、政治宣传、公款购物,只能视为游历,与充满未知、挑战、冒险、牺牲的欧洲大航海相比,可谓是优哉游哉。所以郑和被冠以航海家的称号有滥竽充数之嫌,他还不如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具有探险精神。至于为了增加探险内容,让郑和船队到达美洲、环游世界,则是典型的现代《西洋记》。依然不过瘾,不妨继续创作,多些妖魔鬼怪,令其到达南极、北极也是可以的。其次,如果郑和下西洋能像张骞出使西域一样影响后世,那么不妨与欧洲大航海相提并论,可惜事实并非如此。郑和只是短期内在千年航线上重复七次,其后便默默无闻。没有证据表明,在郑和与达伽马相差的几十年中,以及此后的几百年间,该地区和中国受此影响,曾经发生过重要变化。

  强调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大航海早,等于是用出生年月来论资排辈。至于更早到达印度洋沿岸,除了时间因素,等于是在论证为什么北京人比上海人能更早到达天津,而答案只是因为距离近。似乎很少有人想过同类型的问题,去考证欧洲人到达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比中国人早多少年。要是在航海领域的“早”字上做文章,西方的家底更殷实,得出成百上千个类似的结论不成问题。
2015-2-9 10:20
徐鹏 来自: 山东青岛
郑和下西洋多是近海沿岸航行,主要借助观测天象的牵星术指向,而随行的众多外邦向导比什么仪器都管用。认为哥伦布借助从中国传入的罗盘发现新大陆的观点非常荒唐,先不说哥伦布使用的罗盘和中国有无关系,哥伦布向西航行,并无准确的目的地,只要不是向南或向北,总可以达到美洲。哥伦布并不是驾驶潜水艇,还没有无知到离开罗盘,就不分东西南北的地步。

  造船技术和罗盘只是航海技术中的一部分,中国的航海技术也只是东方世界的一部分。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不稳定、起伏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仅海禁政策一项,每次都能造成长时期的停滞和倒退。综合来看,欧洲的航海技术才是总体居于世界领先,学习创新能力自不必说,其对不同环境卓越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是最有力的证明。

  许多曾经被历史忽视的事件,因为被证明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会重新得到认识和评价。可惜郑和下西洋不在此列,其成就没有必要被无限放大,如果描述严谨一些,完全是另一幅模样。明朝曾派出人类历史中最大规模的、上万人的访问船队,进行政治宣传和表演,顺带采购奢侈品;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因为郑和比达伽马出生早,及中国离印度洋的海上距离比欧洲近,所以先行先到;中国拥有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已知的成熟路线上往返七次,但始终不知海权为何物,满打满算间歇性做过28年没有打过海战的地区海上强国。最重要的是,郑和下西洋对后世影响极小,热闹过后,如一阵风轻飘逝去,仅此而已。

  唐朝诗人李白曾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抛开浪漫主义色彩,就是古代中国总体认识海洋及海外之国的真实写照。没去过的瞎猜乱记,偶尔去过的,年代一久,后人也不明所以。因为缺乏连续性,难以积累,及至近世,还是两眼一抹黑。这种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更不会因一人一代而改变。今天,部分人仍喜欢关门论海,用时髦的概念生搬硬套古代的现实,得出的结论与纸上谈兵相似。造船、外贸、航海可以是三个独立的概念,造船大国加外贸大国,不等于一定是航海大国,古代中国正是如此。类似现在中国的某个阶段,可以是制造业大国和外贸大国,众多商品上印着“MADE IN CHINA”行销世界,却不一定是技术强国一样。也正是因为古代航海能力的缺陷,所以置于国际视野之下,中国的造船和外贸总体是被动的,有不能逾越的障碍和致命的硬伤,否则世界历史真要被改写了。

  纠缠于罗盘、尾舵、隔舱、三角帆等等,将东方航海与欧洲大航海做技术对比,视角有些落于下乘。同理,纠缠于保守或勇敢,及所谓的民族性格更是空谈,都无助于理解欧洲大航海的产生及历史地位。其实与中国在农耕领域极具自然禀赋一样,欧洲在航海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另外单纯的航海技术对于大航海来说只是表面文章,文章之外社会的综合助推作用才是真功夫。
2015-2-9 10:27
1
翟峰 楼主 来自: 澳大利亚
徐鹏 发表于 2015-2-9 10:20
郑和下西洋被认为是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和曾经是海上强国的铁证,主要证据是两大、两早。两大是船队规模大 ...

很详尽,自己写的吗?比我逻辑性好。这件事情最可笑的是,所有讨论的一切都没有根据。正史几乎没有记载,几本民间演绎。百年前,欧美东方史学热时,洋人通过文献猎奇的挖掘这么个人物事件,梁启超等一通民族主义演绎,现代崛起的中国政府全方位编排,谎话连篇。
      
2015-4-15 21:25
begun 来自: 上海
凡是质疑什么宝船不合理的,实际上能举出的例子都只能说它至少在数字上完全合理。

比如说什么长宽比不合理(一清末民初文人拿当时他所见之细长的西方蒸汽动力军舰来比,就想当然论定宝船粗短的长宽比不合理,是假的)。实际上工业革命前世界所有帆船都接近这个长宽比。

还有质疑是不是抄错了数字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有1号宝船的数字,同时还有2号宝船和其他船的数字啊! 这么多组长宽比能互相印证的数字能一起抄错?
而且你还可以清楚得知道,这些数字不但没错,而且异常准确。

这尺寸怎么得出的呢:
古人资料说的是凡海船5丈必树一桅。。。既然一号宝船是9桅杆的,那么按这个说法就应该是45丈左右,2号宝船8桅杆的就是40丈左右。
你要说宝船是假的,也只能说那是作者虚幻了个不存在的实物,但绝不能质疑那些数字比例是错误的。
2015-8-20 15:13
begun 来自: 上海
交大的杨遒教授认为技术是累积性的,清代都没有那么大的帆船,所以明代不可能。

这个我就呵呵了。清代造了耆英号,算官方记录(西方洋大人也认可了)里面的最大的。结果我们在民国和天朝的记录里面都没见过更大的木头帆船。这又怎么解释呢?以杨教授的推论,拿现有的记录来看,耆英号就是假的想象中的咯。

我们再去西安兵马俑看看那规模,然后你再去看汉帝陵,发现一代不如一代,不但在规模上极度缩水(这点还可以理解,比如汉代皇帝比较节俭),而且艺术成就上简直就退化到原始阶段,这我就不理解了,难道大批量的匠人的整体工艺水平也被狗吃了么?

我说这些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技术是累积的不错,技术断代漫失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环境下。

实际上耆英号也未必是清代最大的传统木帆船。从西方资料来看(奇怪的是中国没这资料),那艘沉没在印尼的“泰兴号”明显比耆英号大。洋大人说这船沉没的时候估计有2000多人。

至于历史中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我在国外一个论坛上发了个7桅杆的纵帆船的设想。然后就有人跳出来说,世界上最大的也不过5桅帆船,7桅杆不可能。。。我就不说话,直接发了个1900年代的美国7桅纵帆船的照片,他就哑口无言。我心想我还没把太湖七扇子发出来呢。。。这类人会有这些想法,归根到底还是知识面狭窄。

还有的说因为国外没这么大木船 所以中国有这么大的木船肯定是假的。。。
且先不说国外是不是没有这么大。先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角度出发,木材至少在比强度上并没比钢材差(实际情况是好的木材比强度比普通的造船钢板高几倍)。
然后我们再来说国外有没有,结果是国外也有这个尺度的巨型木制帆船。那些说没有的人,就和那个说世界上没7桅杆的帆船缺乏见识而已。
2015-8-20 15:48
begun 来自: 上海
诚然,宝船依然可能是臆想出来的东西。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郑和并没在航海上做出什么贡献。他走的航线都是前人已经开辟好的。也就是规模大一点罢了。

所以相对高调鼓吹郑和的丰功伟绩,我看不如把视线投到另外一个真正伟大的中国航海家:汪大渊。

汪大渊(1311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过2次。


和挥霍国家资产(当然是奉旨挥霍)的郑和不同,汪大渊完全靠个人之力,以民间力量实现航海。而且留下了《岛夷志略》这样的伟大著作。
2015-8-20 16:01
自强 来自: 江苏
郑和作为小战俘被阉割,从此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是战争磨练出来的优秀将领, 虽被严格但跟电视剧里的太监是不一样的, <明朝那些事儿>就有描述,最有代表的一句话就是"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不能因为太被阉割就认为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
2015-9-15 10:34
1
自强 来自: 江苏
郑和原名马三宝,叫马三宝时期就跟随燕王朱棣,参加造反,史称靖难之战 郑和是皇帝赐姓,当时皇帝赐姓是最高荣誉.郑姓的来源也是因为他在叫这个地名的地方立了大功.
2015-9-15 10:42
1
zhoukeqincason 来自: 山东青岛
郑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神话,在几百年前,率领万千优秀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带去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给那时的世界蛮荒之地,带去了文明和平之光。今天我们航海人,即便具备了电子航海辅助手段,想跟随他的历史足迹的,也还是那么的艰辛,孤独。
2016-3-11 15:07
火不熄灭1 来自: 山东烟台
黄继光堵不住枪眼,秦桧是个好人。而二战苏联女英雄卓雅是个精神病。所有的英雄都要被诋毁被黑。轮到郑和了。
2018-9-28 15:38
郑和下西洋被认为是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和曾经是海上强国的铁证,主要证据是两大、两早。两大是船队规模大、船大,两早是比欧洲大航海早、比欧洲人到达印度洋沿岸早。

  郑和的船队是运输船队,并非舰队。人员最多时接近3万,包括船工、官员、军人等等。船型大小不一,在300艘左右,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访问船队。前人没有创先,后人没有继承,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因为如此赔本赚吆喝的壮举只能是特殊时段的个例。郑和船队的规模在历史上不是最大,希波战争期间,波斯人出征古希腊,舰船数量在千艘以上,人员数十万,元朝第二次远征日本,船只数量在四千艘以上,人员近二十万,可见战争的动员能力比出访更大。

  郑和宝船的体量最被人津津乐道,争议也最大。根据记载宝船长130米、宽55米左右。由于对明尺的选取及换算有差异,具体数值有多种,但都属于同一数量级。如果记载属实,如此大的宝船能在海上航行也是空前绝后。但现在的观点是记载有误,认为郑和的宝船长50米、宽20米左右比较适宜。



  一款郑和宝船模型

  宝船不能那么大,关键是技术障碍。帆浆时代的木质船受制于材料的性能,长度上的技术极限是70多米。宋元时期的造船资料和船只遗存表明,当时的大船长不过三、四十米左右。明朝继承前人经验,难有重大突破。按照郑和宝船的超级尺寸,现代人做出很多小模型,但是没能大型仿真复制下海,因为根本做不到。

  西方也有超级木船的记载。罗马帝国时期的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46-120)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记述埃及法老托勒密四世时期曾制造长约130米的战船,有400名水手,4000名桨手,另外可载3000名士兵,内容非常超凡脱俗。但学者估计,这是一种由多艘战船相接的连体船,主要用来显示权威做摆设,并非实战。

  人类制造实用器物,以适用为最佳,商用方面对性价比要求非常高,军事方面常说的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只是相对商业而言,大规模应用也不能摆脱经济约束。宋元明时期的东方海船确实普遍比同期的西方海船略大,但不是技术问题。因为就连海船中的最小单体,最不体现技术难度的中国小渔船也比西方的小渔船大,出现差异是由于航海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需求,而双方都会力争在各自环境中做到最好。海上丝绸之路风浪大、贸易周期长,所以对船体要求大,地中海风浪小,贸易周期短,所以对船体要求比东方小。大航海之后,西方远洋贸易增加,船体也就越来越大。争取做大只是综合技术追求中的一项指标,不一定完全代表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就像最大的体育场、最大的凯旋门并不代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一样。郑和宝船的功能是为了装载海外宝物,故此得名。它确实很大,但不是战船,技术含量有限。类似今天的超级油轮,体量可以超过航空母舰数倍,不过功能仅仅是运输原油而已。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大航海时间早是不争的事实,但因此视为探险则不成立。首先对于东方世界来说,郑和没有开辟新航路,跟地理大发现毫无关系。船队所走的路线主要由西亚民族开辟,早已定型,否则不会有东晋法显、唐朝杜环的经历。即使考量线路长远,也没有超越元朝汪大渊。郑和下西洋不过是上万人坐新船、走老路,除了出使访问、政治宣传、公款购物,只能视为游历,与充满未知、挑战、冒险、牺牲的欧洲大航海相比,可谓是优哉游哉。所以郑和被冠以航海家的称号有滥竽充数之嫌,他还不如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具有探险精神。至于为了增加探险内容,让郑和船队到达美洲、环游世界,则是典型的现代《西洋记》。依然不过瘾,不妨继续创作,多些妖魔鬼怪,令其到达南极、北极也是可以的。其次,如果郑和下西洋能像张骞出使西域一样影响后世,那么不妨与欧洲大航海相提并论,可惜事实并非如此。郑和只是短期内在千年航线上重复七次,其后便默默无闻。没有证据表明,在郑和与达伽马相差的几十年中,以及此后的几百年间,该地区和中国受此影响,曾经发生过重要变化。

  强调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大航海早,等于是用出生年月来论资排辈。至于更早到达印度洋沿岸,除了时间因素,等于是在论证为什么北京人比上海人能更早到达天津,而答案只是因为距离近。似乎很少有人想过同类型的问题,去考证欧洲人到达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比中国人早多少年。要是在航海领域的“早”字上做文章,西方的家底更殷实,得出成百上千个类似的结论不成问题。
2015-2-9 10:20
郑和下西洋多是近海沿岸航行,主要借助观测天象的牵星术指向,而随行的众多外邦向导比什么仪器都管用。认为哥伦布借助从中国传入的罗盘发现新大陆的观点非常荒唐,先不说哥伦布使用的罗盘和中国有无关系,哥伦布向西航行,并无准确的目的地,只要不是向南或向北,总可以达到美洲。哥伦布并不是驾驶潜水艇,还没有无知到离开罗盘,就不分东西南北的地步。

  造船技术和罗盘只是航海技术中的一部分,中国的航海技术也只是东方世界的一部分。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不稳定、起伏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仅海禁政策一项,每次都能造成长时期的停滞和倒退。综合来看,欧洲的航海技术才是总体居于世界领先,学习创新能力自不必说,其对不同环境卓越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是最有力的证明。

  许多曾经被历史忽视的事件,因为被证明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会重新得到认识和评价。可惜郑和下西洋不在此列,其成就没有必要被无限放大,如果描述严谨一些,完全是另一幅模样。明朝曾派出人类历史中最大规模的、上万人的访问船队,进行政治宣传和表演,顺带采购奢侈品;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因为郑和比达伽马出生早,及中国离印度洋的海上距离比欧洲近,所以先行先到;中国拥有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已知的成熟路线上往返七次,但始终不知海权为何物,满打满算间歇性做过28年没有打过海战的地区海上强国。最重要的是,郑和下西洋对后世影响极小,热闹过后,如一阵风轻飘逝去,仅此而已。

  唐朝诗人李白曾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抛开浪漫主义色彩,就是古代中国总体认识海洋及海外之国的真实写照。没去过的瞎猜乱记,偶尔去过的,年代一久,后人也不明所以。因为缺乏连续性,难以积累,及至近世,还是两眼一抹黑。这种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更不会因一人一代而改变。今天,部分人仍喜欢关门论海,用时髦的概念生搬硬套古代的现实,得出的结论与纸上谈兵相似。造船、外贸、航海可以是三个独立的概念,造船大国加外贸大国,不等于一定是航海大国,古代中国正是如此。类似现在中国的某个阶段,可以是制造业大国和外贸大国,众多商品上印着“MADE IN CHINA”行销世界,却不一定是技术强国一样。也正是因为古代航海能力的缺陷,所以置于国际视野之下,中国的造船和外贸总体是被动的,有不能逾越的障碍和致命的硬伤,否则世界历史真要被改写了。

  纠缠于罗盘、尾舵、隔舱、三角帆等等,将东方航海与欧洲大航海做技术对比,视角有些落于下乘。同理,纠缠于保守或勇敢,及所谓的民族性格更是空谈,都无助于理解欧洲大航海的产生及历史地位。其实与中国在农耕领域极具自然禀赋一样,欧洲在航海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另外单纯的航海技术对于大航海来说只是表面文章,文章之外社会的综合助推作用才是真功夫。
2015-2-9 10:27
1
徐鹏 发表于 2015-2-9 10:20
郑和下西洋被认为是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和曾经是海上强国的铁证,主要证据是两大、两早。两大是船队规模大 ...

很详尽,自己写的吗?比我逻辑性好。这件事情最可笑的是,所有讨论的一切都没有根据。正史几乎没有记载,几本民间演绎。百年前,欧美东方史学热时,洋人通过文献猎奇的挖掘这么个人物事件,梁启超等一通民族主义演绎,现代崛起的中国政府全方位编排,谎话连篇。
      
2015-4-15 21:25
凡是质疑什么宝船不合理的,实际上能举出的例子都只能说它至少在数字上完全合理。

比如说什么长宽比不合理(一清末民初文人拿当时他所见之细长的西方蒸汽动力军舰来比,就想当然论定宝船粗短的长宽比不合理,是假的)。实际上工业革命前世界所有帆船都接近这个长宽比。

还有质疑是不是抄错了数字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有1号宝船的数字,同时还有2号宝船和其他船的数字啊! 这么多组长宽比能互相印证的数字能一起抄错?
而且你还可以清楚得知道,这些数字不但没错,而且异常准确。

这尺寸怎么得出的呢:
古人资料说的是凡海船5丈必树一桅。。。既然一号宝船是9桅杆的,那么按这个说法就应该是45丈左右,2号宝船8桅杆的就是40丈左右。
你要说宝船是假的,也只能说那是作者虚幻了个不存在的实物,但绝不能质疑那些数字比例是错误的。
2015-8-20 15:13
交大的杨遒教授认为技术是累积性的,清代都没有那么大的帆船,所以明代不可能。

这个我就呵呵了。清代造了耆英号,算官方记录(西方洋大人也认可了)里面的最大的。结果我们在民国和天朝的记录里面都没见过更大的木头帆船。这又怎么解释呢?以杨教授的推论,拿现有的记录来看,耆英号就是假的想象中的咯。

我们再去西安兵马俑看看那规模,然后你再去看汉帝陵,发现一代不如一代,不但在规模上极度缩水(这点还可以理解,比如汉代皇帝比较节俭),而且艺术成就上简直就退化到原始阶段,这我就不理解了,难道大批量的匠人的整体工艺水平也被狗吃了么?

我说这些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技术是累积的不错,技术断代漫失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中国这种环境下。

实际上耆英号也未必是清代最大的传统木帆船。从西方资料来看(奇怪的是中国没这资料),那艘沉没在印尼的“泰兴号”明显比耆英号大。洋大人说这船沉没的时候估计有2000多人。

至于历史中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我在国外一个论坛上发了个7桅杆的纵帆船的设想。然后就有人跳出来说,世界上最大的也不过5桅帆船,7桅杆不可能。。。我就不说话,直接发了个1900年代的美国7桅纵帆船的照片,他就哑口无言。我心想我还没把太湖七扇子发出来呢。。。这类人会有这些想法,归根到底还是知识面狭窄。

还有的说因为国外没这么大木船 所以中国有这么大的木船肯定是假的。。。
且先不说国外是不是没有这么大。先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角度出发,木材至少在比强度上并没比钢材差(实际情况是好的木材比强度比普通的造船钢板高几倍)。
然后我们再来说国外有没有,结果是国外也有这个尺度的巨型木制帆船。那些说没有的人,就和那个说世界上没7桅杆的帆船缺乏见识而已。
2015-8-20 15:48
诚然,宝船依然可能是臆想出来的东西。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郑和并没在航海上做出什么贡献。他走的航线都是前人已经开辟好的。也就是规模大一点罢了。

所以相对高调鼓吹郑和的丰功伟绩,我看不如把视线投到另外一个真正伟大的中国航海家:汪大渊。

汪大渊(1311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过2次。


和挥霍国家资产(当然是奉旨挥霍)的郑和不同,汪大渊完全靠个人之力,以民间力量实现航海。而且留下了《岛夷志略》这样的伟大著作。
2015-8-20 16:01
郑和作为小战俘被阉割,从此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是战争磨练出来的优秀将领, 虽被严格但跟电视剧里的太监是不一样的, <明朝那些事儿>就有描述,最有代表的一句话就是"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不能因为太被阉割就认为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
2015-9-15 10:34
1
郑和原名马三宝,叫马三宝时期就跟随燕王朱棣,参加造反,史称靖难之战 郑和是皇帝赐姓,当时皇帝赐姓是最高荣誉.郑姓的来源也是因为他在叫这个地名的地方立了大功.
2015-9-15 10:42
1
郑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神话,在几百年前,率领万千优秀中华儿女,向世界人民带去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给那时的世界蛮荒之地,带去了文明和平之光。今天我们航海人,即便具备了电子航海辅助手段,想跟随他的历史足迹的,也还是那么的艰辛,孤独。
2016-3-11 15:07
黄继光堵不住枪眼,秦桧是个好人。而二战苏联女英雄卓雅是个精神病。所有的英雄都要被诋毁被黑。轮到郑和了。
2018-9-28 15: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34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