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复原中国帆船营造法式,他用了十多年造木船横渡太平洋

2022-12-20 18:35 · 大杂烩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福建人许路现在常居大理,在苍山上的茶厂与台湾老茶师一起制茶。这个看起来悠闲的山里人,曾经花了十多年时间,几乎倾尽所有,研究中国古代帆船设计制造技术,希望复原建造一艘真正的无动力古帆船,出海航行。
1.jpg
赌上一切的破案式造船
古代中国曾有过大规模的“下西洋”官方航行,民间也有绵延千年的海洋经济生活。中国并不只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对航海技术有过丰富探索的文明。但许路在研究古帆船如何重现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造木帆船这件事情已经快速消失,工匠、材料都比以前少,更要命的是木帆船的营造方式也基本成了考古学问题,只有片段式残留。现代造船工业再强大,没人懂怎样造木帆船,也就标志着它要彻底进博物馆了。
总要有人站出来试一试,抓紧时间复原出古人的造船方法。这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其复杂的事情。许路从2000年代初开始,不断创造机会,一边学无动力帆船驾驶,一边搜集造船文献,与有航海经验、关心海洋文化的同伴一起,筹钱、立项、推广,探索技术路线,在福建沿海村落寻找工匠,2006年终于造出赶缯战船“太平公主号”,顺利下水,全程依靠风帆横渡太平洋。
2.jpg
许路把这些年的经历写成了《造舟记》一书,作为研究、记录和观察的汇总。从收集来的各种文献中,他挖掘、破译出帆船的“营造法式”,并用“太平公主号”的建造和航行来做实验。这艘船的成功建造和航行使他相信,古法造船是可重复的,人人都能看懂造船方案,人人都有机会造船出海。这样一来,中国古帆船就“活”了。他比照梁思成注释的宋代建筑手册《营造法式》,提出中国古代船只的“营造法式”,可以像盖房子一样,从无到有一步步地造出一艘帆船。
许路为此付出大量的体力、精力,像破案一样读解古籍上的字词,厘定木帆船零部件词汇的量级等“技术密码”,有时候运气好发现了重要文献,有时候则是想方设法让老工匠结合经验读懂古籍之后再转述。《造舟记》中记录了大量这样的细节,悬念丛生。许路坚持的原则就是尽量完整地重现历史上的木帆船原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验证对古籍的读解是否正确和可行。
在造船计划实施的漫长过程中,也有很多无奈。缺钱、团队内意见不一致、造船师傅情绪波动、外界的干扰以及意外情况等不断发生。古法造船工匠班组也在消失,很多技艺随着老师傅的去世而不复存在。木帆船的驾驶方式更古老,依赖人力操作,现存经验也更少,每一次出航都很依赖对气象、海流、人员、物资等的充分了解和周密计划。航行虽然很过瘾,也充满风险。许路把这些也都写到了书里,探索发现和航行都不会一帆风顺,都需要认真对待并承受后果。
对话许路:造船法式体现了人与海的依存
第一财经:造古代木帆船的难度主要在哪里?
许路:经过这么些年之后,我现在最关注的是讲中国帆船的“营造法式”,它是一个严谨的主题,跟传统的造船技术、造船史研究不一样,核心在于从造船的过程中读解古帆船的设计。古籍上有关设计的信息极少,都隐藏在文字里面,而且很多都是兵书、奏折这类文献。
体验过造船之后,我回头再看,原来古籍上的文字都是在讲设计,不是分步骤依次讲怎么做,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但凡在海上,一艘船怎么样了,要看什么性能,这个性能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读者要倒过来去解读,进入它的语境。
最重要的还是向工匠学习。工匠对设计有一套法式,能解读我收集到的民间造船文献,一点一点地弄懂文字、图谱里的意思。图谱教的并不是怎么建造,而是怎么设计。
3.jpg
第一财经:古船设计方法的关键是什么?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造各种类型的帆船吗?
许路:梁思成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所有设计模数,发现是以斗拱的横拱材料长度为基准,用这把尺子,根据模数跟比例来定每根柱子的高、粗,形成一系列的口诀,决定其他材料的用法,也就是规格。
造船也是这样,龙骨就是尺子。把握住形式,用途变了都没问题。建筑有亭台楼阁,船有兵船渔船。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营造法,是同一个技术逻辑下的不同的设计模式。
书里这段经历之后一些年,我有两次加入外国船只的航行,跟外国船员们交流。一次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大溪地自由号”,从太平洋中部的大溪地航行8000海里到达福建。后来这艘船捐给了国家海洋博物馆。最后一段航程,只有我跟船长两个人在船上,遇到一些危险,做了一次“生死航行”。
4.jpg
2018年,我跟菲律宾的帆船队去航行,我现在也还是他们的在编船员。造船师傅也在船上一起走,边航行边修理、维护。我向他们了解了很多,他们的造船法式也是用一个固定的横材来衡量整个船上的零部件。
这个发现让我很惊诧,世界上不同地理单元、不同文化区的民族,对水上技术的改进、传播、认知,实践多年沉淀下来的造船法式,技术逻辑是相通的。更底层的是人海关系、人地关系的相通之处。
不同地理单元的人怎么跟大海相处,彼此因为有区隔,在彼此接触之前,从来没有交流过。但是几千年来,前辈积累下来的人海相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获取生存发展机会的资料,从发展方向上看,各国都很相似。所有地方的人对人海关系的理解都是要更好地彼此相处,而不是要征服海洋。曾经想征服海洋的民族,都被海洋征服了。
第一财经:菲律宾保存木帆船传统技艺的情况怎么样?
许路:他们也一样留存很少。菲律宾南部的船型是阿拉伯型“dhow”,就是单桅阿拉伯三角帆船。在比三宝颜(注: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西南角的城市,地名源于航海家郑和)更靠南,跟马来西亚交界的地方,还有人造这种船,但基本上也是最后一点儿留存了。
我曾很想去做他们古船的研究,根据近海考古挖掘出来的沉船来复原。4世纪到12世纪的沉船,他们挖掘了很多艘,最后复原了三艘,在菲律宾国内的博物馆能看到。船体不大,大约15米长。做一个平行的研究,把中国古帆船与菲律宾古帆船来做对照,会是一个有意义的项目。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做。
第一财经:造一艘古帆船这种很壮观的举动,为什么前前后后筹款困难,像你在书里写的,障碍很多?全社会是不是对航海文化脱离比较久?
许路:因素很多,比如有的大机构曾经感兴趣赞助我们,但要求航海行动百分之百成功,不然担心形象受损。可是海上航行哪里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在我们行动之后,中国台湾有位快80岁的老先生黄凌霄,被我拉下水,也造了一艘船,试航过了,受累疫情还没开始全球远航。黄老先生曾对中国帆船遗产保护界的朋友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们不要整天在等,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卖一套房子,拿出半套的钱来做这件事情?
他讲得很现实,人们对造船航海这件事不了解,即使投钱,船造成什么样、要去哪里航行,都是比较困难的问题。钱可以凑一凑,但是航行计划需要一个有力的组织来完成,需要很多人支持,不能去做贸然的冒险。探险跟冒险一字之差,保障没做好,就会造成意外。即使保障做好,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我非常熟悉郭川(注:航海家,2016年10月失联),我一直认为如果他的资源更丰富,成功率就会更高。但是有的时候,到了出发的时刻,不走也得走,出去以后就看运气,幸运的话就能回来,不够幸运的话就回不来了。以前我们的船长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他说人的运气是有限的,用完就没有了,要去面对。
回顾中国民间帆船运动的历史,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出现零星活动,大概2000年正式起步,到现在22年了,在海上死人还是个位数,可能少于5个。当然可能这也说明大家的运气都很好。原来我航海都从来不穿救生衣,我们根本没有安全绳,没有那个概念。后来在大溪地自由号的航行中,一直穿着救生衣,还真用上了,不然估计没有机会和你聊天了。但这是在我已经参加航海大概10年以后的事,运气很好。如何防止意外,不管是在哪里运动,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第一财经:怎么样让更多的人对帆船感兴趣?
许路:说到这一点,我在“一席”讲中国古帆船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归纳一下说,我们一般在讲保护有形的遗产,其实保护一艘老船并不是太重要,要保护的是传统,也就是造出这艘船的技术。把握营造法式和那些设计模数,就是造船的密码,再过几百上千年,想造船的时候就能够造出来。可能那时候的材料技术也更加强大,用数控机床、人工智能、3D打印,就很容易能够把零部件造出来。船就是在水面上可以移动的建筑物。
把造出古船的这套方式记录下来,传播给公众,哪一天如果身在孤岛上,或者你的住处深陷泽国,你想逃离,有现成的木头,你可能一开始做一个很简单的木筏。如果有机会生还,再次来做一艘新船,你会造得更加有模有样,技术会更高一点。很多人一起尝试,慢慢地迭代,最终能够造出一艘非常成功的船,可能会带大家脱离险境。
这其实就是在重现中国造船的技术史,从简单的、原始的,慢慢地高级化。就像古代人慢慢地尝试造船、航行,用几千年的时间前往大洋深处的岛屿,去新的大陆。我们看待中国帆船的遗产保护,重在营造技术,而不应局限于保护“一砖一瓦”。
5.jpg
《造舟记》
许路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 2022年7月版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福建人许路现在常居大理,在苍山上的茶厂与台湾老茶师一起制茶。这个看起来悠闲的山里人,曾经花了十多年时间,几乎倾尽所有,研究中国古代帆船设计制造技术,希望复原建造一艘真正的无动力古帆船,出海航行。
1.jpg
赌上一切的破案式造船
古代中国曾有过大规模的“下西洋”官方航行,民间也有绵延千年的海洋经济生活。中国并不只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对航海技术有过丰富探索的文明。但许路在研究古帆船如何重现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造木帆船这件事情已经快速消失,工匠、材料都比以前少,更要命的是木帆船的营造方式也基本成了考古学问题,只有片段式残留。现代造船工业再强大,没人懂怎样造木帆船,也就标志着它要彻底进博物馆了。
总要有人站出来试一试,抓紧时间复原出古人的造船方法。这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其复杂的事情。许路从2000年代初开始,不断创造机会,一边学无动力帆船驾驶,一边搜集造船文献,与有航海经验、关心海洋文化的同伴一起,筹钱、立项、推广,探索技术路线,在福建沿海村落寻找工匠,2006年终于造出赶缯战船“太平公主号”,顺利下水,全程依靠风帆横渡太平洋。
2.jpg
许路把这些年的经历写成了《造舟记》一书,作为研究、记录和观察的汇总。从收集来的各种文献中,他挖掘、破译出帆船的“营造法式”,并用“太平公主号”的建造和航行来做实验。这艘船的成功建造和航行使他相信,古法造船是可重复的,人人都能看懂造船方案,人人都有机会造船出海。这样一来,中国古帆船就“活”了。他比照梁思成注释的宋代建筑手册《营造法式》,提出中国古代船只的“营造法式”,可以像盖房子一样,从无到有一步步地造出一艘帆船。
许路为此付出大量的体力、精力,像破案一样读解古籍上的字词,厘定木帆船零部件词汇的量级等“技术密码”,有时候运气好发现了重要文献,有时候则是想方设法让老工匠结合经验读懂古籍之后再转述。《造舟记》中记录了大量这样的细节,悬念丛生。许路坚持的原则就是尽量完整地重现历史上的木帆船原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验证对古籍的读解是否正确和可行。
在造船计划实施的漫长过程中,也有很多无奈。缺钱、团队内意见不一致、造船师傅情绪波动、外界的干扰以及意外情况等不断发生。古法造船工匠班组也在消失,很多技艺随着老师傅的去世而不复存在。木帆船的驾驶方式更古老,依赖人力操作,现存经验也更少,每一次出航都很依赖对气象、海流、人员、物资等的充分了解和周密计划。航行虽然很过瘾,也充满风险。许路把这些也都写到了书里,探索发现和航行都不会一帆风顺,都需要认真对待并承受后果。
对话许路:造船法式体现了人与海的依存
第一财经:造古代木帆船的难度主要在哪里?
许路:经过这么些年之后,我现在最关注的是讲中国帆船的“营造法式”,它是一个严谨的主题,跟传统的造船技术、造船史研究不一样,核心在于从造船的过程中读解古帆船的设计。古籍上有关设计的信息极少,都隐藏在文字里面,而且很多都是兵书、奏折这类文献。
体验过造船之后,我回头再看,原来古籍上的文字都是在讲设计,不是分步骤依次讲怎么做,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但凡在海上,一艘船怎么样了,要看什么性能,这个性能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读者要倒过来去解读,进入它的语境。
最重要的还是向工匠学习。工匠对设计有一套法式,能解读我收集到的民间造船文献,一点一点地弄懂文字、图谱里的意思。图谱教的并不是怎么建造,而是怎么设计。
3.jpg
第一财经:古船设计方法的关键是什么?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造各种类型的帆船吗?
许路:梁思成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所有设计模数,发现是以斗拱的横拱材料长度为基准,用这把尺子,根据模数跟比例来定每根柱子的高、粗,形成一系列的口诀,决定其他材料的用法,也就是规格。
造船也是这样,龙骨就是尺子。把握住形式,用途变了都没问题。建筑有亭台楼阁,船有兵船渔船。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营造法,是同一个技术逻辑下的不同的设计模式。
书里这段经历之后一些年,我有两次加入外国船只的航行,跟外国船员们交流。一次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大溪地自由号”,从太平洋中部的大溪地航行8000海里到达福建。后来这艘船捐给了国家海洋博物馆。最后一段航程,只有我跟船长两个人在船上,遇到一些危险,做了一次“生死航行”。
4.jpg
2018年,我跟菲律宾的帆船队去航行,我现在也还是他们的在编船员。造船师傅也在船上一起走,边航行边修理、维护。我向他们了解了很多,他们的造船法式也是用一个固定的横材来衡量整个船上的零部件。
这个发现让我很惊诧,世界上不同地理单元、不同文化区的民族,对水上技术的改进、传播、认知,实践多年沉淀下来的造船法式,技术逻辑是相通的。更底层的是人海关系、人地关系的相通之处。
不同地理单元的人怎么跟大海相处,彼此因为有区隔,在彼此接触之前,从来没有交流过。但是几千年来,前辈积累下来的人海相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获取生存发展机会的资料,从发展方向上看,各国都很相似。所有地方的人对人海关系的理解都是要更好地彼此相处,而不是要征服海洋。曾经想征服海洋的民族,都被海洋征服了。
第一财经:菲律宾保存木帆船传统技艺的情况怎么样?
许路:他们也一样留存很少。菲律宾南部的船型是阿拉伯型“dhow”,就是单桅阿拉伯三角帆船。在比三宝颜(注: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西南角的城市,地名源于航海家郑和)更靠南,跟马来西亚交界的地方,还有人造这种船,但基本上也是最后一点儿留存了。
我曾很想去做他们古船的研究,根据近海考古挖掘出来的沉船来复原。4世纪到12世纪的沉船,他们挖掘了很多艘,最后复原了三艘,在菲律宾国内的博物馆能看到。船体不大,大约15米长。做一个平行的研究,把中国古帆船与菲律宾古帆船来做对照,会是一个有意义的项目。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做。
第一财经:造一艘古帆船这种很壮观的举动,为什么前前后后筹款困难,像你在书里写的,障碍很多?全社会是不是对航海文化脱离比较久?
许路:因素很多,比如有的大机构曾经感兴趣赞助我们,但要求航海行动百分之百成功,不然担心形象受损。可是海上航行哪里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在我们行动之后,中国台湾有位快80岁的老先生黄凌霄,被我拉下水,也造了一艘船,试航过了,受累疫情还没开始全球远航。黄老先生曾对中国帆船遗产保护界的朋友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们不要整天在等,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卖一套房子,拿出半套的钱来做这件事情?
他讲得很现实,人们对造船航海这件事不了解,即使投钱,船造成什么样、要去哪里航行,都是比较困难的问题。钱可以凑一凑,但是航行计划需要一个有力的组织来完成,需要很多人支持,不能去做贸然的冒险。探险跟冒险一字之差,保障没做好,就会造成意外。即使保障做好,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我非常熟悉郭川(注:航海家,2016年10月失联),我一直认为如果他的资源更丰富,成功率就会更高。但是有的时候,到了出发的时刻,不走也得走,出去以后就看运气,幸运的话就能回来,不够幸运的话就回不来了。以前我们的船长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他说人的运气是有限的,用完就没有了,要去面对。
回顾中国民间帆船运动的历史,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出现零星活动,大概2000年正式起步,到现在22年了,在海上死人还是个位数,可能少于5个。当然可能这也说明大家的运气都很好。原来我航海都从来不穿救生衣,我们根本没有安全绳,没有那个概念。后来在大溪地自由号的航行中,一直穿着救生衣,还真用上了,不然估计没有机会和你聊天了。但这是在我已经参加航海大概10年以后的事,运气很好。如何防止意外,不管是在哪里运动,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第一财经:怎么样让更多的人对帆船感兴趣?
许路:说到这一点,我在“一席”讲中国古帆船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归纳一下说,我们一般在讲保护有形的遗产,其实保护一艘老船并不是太重要,要保护的是传统,也就是造出这艘船的技术。把握营造法式和那些设计模数,就是造船的密码,再过几百上千年,想造船的时候就能够造出来。可能那时候的材料技术也更加强大,用数控机床、人工智能、3D打印,就很容易能够把零部件造出来。船就是在水面上可以移动的建筑物。
把造出古船的这套方式记录下来,传播给公众,哪一天如果身在孤岛上,或者你的住处深陷泽国,你想逃离,有现成的木头,你可能一开始做一个很简单的木筏。如果有机会生还,再次来做一艘新船,你会造得更加有模有样,技术会更高一点。很多人一起尝试,慢慢地迭代,最终能够造出一艘非常成功的船,可能会带大家脱离险境。
这其实就是在重现中国造船的技术史,从简单的、原始的,慢慢地高级化。就像古代人慢慢地尝试造船、航行,用几千年的时间前往大洋深处的岛屿,去新的大陆。我们看待中国帆船的遗产保护,重在营造技术,而不应局限于保护“一砖一瓦”。
5.jpg
《造舟记》
许路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 2022年7月版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