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宋元之后的明朝,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是一个让人们大跌眼镜的一个分裂时期,一方面延续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的繁荣,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壮举,显示出中国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海洋强国;另一方面开始了海禁时代,一直延续到清初,从此中国似乎主动和世界隔离,脱离了同西方世界共进步的轨道,逐步将优势耗尽,反而有了巨大的差距,将本来可以成为真正世界海洋强国的机遇白白葬送。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1.jpg

描绘郑和的画作

   第七十三章:明朝的海洋经略

                   ——郑和的壮举(一)

              第一节:郑和其人

   郑和原名马和,生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那时, 元朝已被朱元璋所推翻,但云南地理位置偏僻,明王朝尚不稳定,朱元璋力量尚无法暇顾。这样云南仍旧在元朝所封的梁王统治之下,人民生活困苦。

   马和的父母虔诚地祈求真主保佑自己的孩子能平安成长,把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马和”。马和的母亲温氏贤惠善良,共养育了六个子女,二男四女。马和排行第三,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故取小名“三保”。马和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所以,马和从小就读书识字,七八岁时就博览经书、诗词、诸子百家等著作,使得少年马和具有广博知识和较好的文化教养。马和从小喜欢三件事:读书习武、听讲故事、玩水划船。

   马和的爱好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马哈只的影响。马哈只身材魁梧、性情豪放,富有冒险精神。他扶危济贫,乐于助人,深得乡里敬重。马哈只对伊斯兰教有着深刻信仰。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凡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的伊斯兰教徒在其一生中至少要去天方圣地(麦加)朝觐一次,以磨炼意志,表达对真主的虔诚,加深各国穆斯林间的友谊。对于顺利完成朝觐仪式的伊斯兰教徒,被授予“哈只”头衔,受人尊敬。马和的父亲马哈只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见多识广,熟悉海外阿拉伯国家情况。马和小时候,父亲马哈只就给他讲述航海和朝觐时的故事。少年马和从小了解伊斯兰教,并向往航海活动。少年马和从小立志,长大后要去远航,像他祖父、父亲那样,到“朝天方”去,朝觐伊斯兰教圣地。

   马和的家乡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靠近滇池。向往航海的少年马和常到滇池中游泳、学习开船本领。

   马和在风景秀丽的昆阳度过了童年。到了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一全中国,他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率领30万大军,进攻尚在云南统治的梁王。梁王为元朝所封,梁王的军队与明代官军进行了决战。郑和的父亲马哈只是梁王辖下的滇阳侯,自然要参战,不幸战死。中国古代有将俘虏及囚犯的男孩进行阉割,送人皇宫及达官贵人家作侍童的刑罚,11岁郑和也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明军中当侍童。

   马和从此进人明军,随明军转战南北。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明军平定了云南,朱元璋又命令傅友德、蓝玉率领军队到北平去守卫北方边关。当时,燕王朱棣驻扎在北平,镇守北方边关。此时,马和也随军来到北平。在此期间,马和经历了不少战斗,在军事上得到了锻炼。也在此期间,傅友德军队开始受燕王朱棣的节制。

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又奉调镇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马和再次随军前往,并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马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但未言明具体的立功地点。1402年(建文四年),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是年12月18日。马和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郑和本姓马,被赐于“郑”姓一事,发生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那时,明成祖朱棣为了感谢宦官们在“靖难之役”中的帮助,对有功的宦官进行封赏,赐姓和提升。郑和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也得到了封赏。被赐于“郑”姓,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有学者推测,郑和立功应该是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而郑和被赐姓“郑”也与这一立功地点有关。

郑和本是回回,信仰伊斯兰教,后来因何原因在什么时候改信佛教,史书上没有记载。1403年(永乐元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并请姚广孝撰写题记。该题记反映出郑和已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2.jpg

第二节:七下西洋的总兵为什么是郑和

   郑和为下西洋总兵正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海军的远征军总司令,郑和是一太监为什么能成为远征军总司令的人选呢?

    一是郑和得到皇帝朱棣的充分信任。郑和长时间在朱棣朱棣身边或其家人身边,对朱棣忠心耿耿。长时间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二是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出生入死,南北征战,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有统帅万人作战的能力;

   三是郑和知识丰富,有卓越的外交才能。郑和早年勤奋好学,对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都十分熟悉。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曾出使暹罗、日本等国,有较丰富的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展现了郑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四是郑和具航海、造船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优势。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学到有关航海知识,熟悉海洋。从小向往航海,在家乡的滇池划船戏水。在郑和担任内宫监太监时,曾经监造船舶,有造船经验。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

   五是郑和身份特殊,对当时的西洋各国宗教、民族习性相对熟悉。郑和本是伊斯兰教徒,熟悉伊斯兰教教义、教规 和宗教习俗。后来不知何故,又自称是“奉佛信官”(菩萨戒弟子),他熟悉、尊重佛教。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不是信奉伊斯兰教,就是信奉佛教。相同的信仰,使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容易,有利于和对方交流,不会因为对信仰不同而产生怀疑或冒犯,容易沟通相互关系,赢得对方的信任。

当然,郑和过人的胆识、聪明的才智、健康的体魄、踏实的作风,这些个人素质使郑和具备了作为庞大船队统帅和指挥员的条件。

   种种因素,使郑和成为下西洋总兵的不二人选。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3.jpg

第三节:下西洋的目的和所到之国

庞大的船队,两万多人的队伍,每次耗费巨大的财力,下西洋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要下西洋,仍是历史之谜?

   正统之说是扬我大明之国威。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

   明成祖曾经给西洋各国有一个诏书,诏书曰:“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简单点说,就是我是奉天之命,管理天下,让大家居有其所,能安居乐业。

   又曰“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今天我特别派遣郑和上天下,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我的这番意图。

   又曰“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说你们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够因为你们人多就欺负人家少数,不许你们以强凌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

   建设一个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世界,是朱棣的理想。派郑和下西洋也是在宣传和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耀国扬威,向海外显示大明王朝的富强,目的是为了使万邦和顺,万民臣服,以此来维护海洋边境安全,达到明朝廷所期望的“天下太平”的目标。郑和下西洋是通过和平外交与武力威慑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郑和船队每到一国一地,就向当地统治者和人民表示友好诚意,并通过“厚往薄来”,馈赠礼物来表明明朝皇帝愿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第二种说法是“寻宝”。郑和船队中的远航海船称为“宝船”,意为“取宝之船”,这也表明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取宝”。郑和下西洋进行的外贸活动,主要方式是朝贡贸易。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瓷器、绸缎、茶叶、中药材、日用品;从海外输人的商品有珍禽、异兽、象牙、香料、药材、农产品。郑和下西洋的“取宝”活动,一方面满足了朝廷皇帝及达官贵人的享乐需要;另一方面也长了国人见识,出现了“万人空巷争睹麒麟”的奇观。同时,郑和下西洋进行的外贸活动丰富了中国的农业、药材、矿物资源,促进了明代造船业、丝绸业及冶炼、瓷器、五金等制造业、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明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4.jpg

规模庞大的船队示意

第三种说法流传更广的就是寻找建文帝之说。根据《明史·郑和传》透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也就是说,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尽管朱棣当上了皇帝,但建文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朱棣总觉得名不正。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下了南京城。在燕军进人京城时,惠帝见大势已去,便纵火焚宫,仓惶出逃。

   攻下南京,朱棣希望能见到建文帝,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建文帝是朱棣的侄子,如果这个侄子还活着,可以逼迫其“退位”给自己;如果这个侄子的尸首找到了,旧帝死了,自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成为新皇帝。无论两种那一种形式,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建文帝失踪,下落不明。只要建文帝人还在,对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威胁,皇位就不稳固。这样,建文帝的下落是朱棣皇帝心中的痼疾。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棣皇帝曾派手下大将李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大范围搜寻,没有结果。有传说,建文帝潜逃到福建沿海后,乘阿拉伯的海船去了海外,躲藏起来。朱棣皇帝派郑和下西洋,就让郑和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以解除心头之患。

   我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就是去找建文帝,也没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前后28年之久。

   尽管自明清以来对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有多种说法,当代学者对郑和下西洋动机的研究也存有争议,但是,多数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其主要目的是政治目的。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5.jpg

从1405年6月1日(永乐三年五月五日,端阳日)开始第一次下西洋,到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第七次下西洋返回南京,前后28年时间。

   郑和下西洋到底去过哪些国家?

   历来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且无一个统一而确切的数目。记录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史料较多,说法各异。据郑和撰刘家港《通番事迹记》及长乐《天妃灵应之记》两块碑文记载,有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苏门答刺国、满刺加、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卜刺哇国,大小凡30余国。

   费信《星槎胜览》载有45国名。费信也跟随郑和四次下西洋。该书分前后两集;前集记他亲览目识之国22国;后集记他采辑传闻之国23国。

   史书《明实录》载有33国名,《明史。郑和传》载有37国名。根据以上数种史料的不同记载,近80年来,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和考证,其中梁启超、朱偰为代表。梁启超以马欢、费信等书记载,加以综合考证,早在1904年就撰《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首先按地区列出了40国名。

   马来半岛以东诸15国:占城、灵山、真腊、昆仑、宾童龙、暹罗,彭坑、东西竺、龙牙门、交栏山、假里马丁、麻逸冻、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满。

   剌加诸4国:满剌加国、亚鲁、九州山(原文缺一国名)。

   苏门答刺诸7国:旧港、苏门答剌国、南浡里、那孤儿、黎代,龙涎屿、翠兰屿。

   印度诸6国:榜葛刺、柯枝、大小葛兰(实为二国)、古里国、锡兰、溜山洋。

   阿拉伯诸5国:阿丹国、祖法儿、忽鲁谟斯、天方、刺撒。

   非洲东岸诸3国: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

   此外梁启超还考证,郑和还曾到达文莱(浡泥国)、吕宋(菲律宾)。

参考资料:

1、第四节: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语文备课大师[引用日期2018-09-29]

2、福建:郑和史迹--静静"等风来"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2016-01-18]

3、《明史》卷三百四《郑和传》。

4、剑桥中国明代史·永乐统治时期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09-09]

5、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77-78页

6、Anchor Location of Zheng He's Voyages ,中国日报网.2017-08-25[引用日期2019-12-28]

7、《客座赘语》卷一之《宝船厂》。

8、前闻记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09-09]

9、中国通史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11-20]

10、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航程与功绩, 南方网,2005-03-27[引用日期2017-08-11]

11、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8-09-09]

12、谈谭,郑和下西洋动因新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5(2):99-107

13、.  祖籍潮州的“海盗王”横行南洋首级值50万两白银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3-15]

14、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惊人发现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网易新闻.2005-05-24[引用日期2018-09-13]

15、严小青,惠富平.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香料朝贡贸易[J].江海学刊,2008(1)

16、互联网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内容,来自互联网,未查明出处。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我将立即删除。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

宋元之后的明朝,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是一个让人们大跌眼镜的一个分裂时期,一方面延续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的繁荣,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壮举,显示出中国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海洋强国;另一方面开始了海禁时代,一直延续到清初,从此中国似乎主动和世界隔离,脱离了同西方世界共进步的轨道,逐步将优势耗尽,反而有了巨大的差距,将本来可以成为真正世界海洋强国的机遇白白葬送。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1.jpg

描绘郑和的画作

   第七十三章:明朝的海洋经略

                   ——郑和的壮举(一)

              第一节:郑和其人

   郑和原名马和,生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那时, 元朝已被朱元璋所推翻,但云南地理位置偏僻,明王朝尚不稳定,朱元璋力量尚无法暇顾。这样云南仍旧在元朝所封的梁王统治之下,人民生活困苦。

   马和的父母虔诚地祈求真主保佑自己的孩子能平安成长,把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马和”。马和的母亲温氏贤惠善良,共养育了六个子女,二男四女。马和排行第三,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故取小名“三保”。马和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所以,马和从小就读书识字,七八岁时就博览经书、诗词、诸子百家等著作,使得少年马和具有广博知识和较好的文化教养。马和从小喜欢三件事:读书习武、听讲故事、玩水划船。

   马和的爱好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马哈只的影响。马哈只身材魁梧、性情豪放,富有冒险精神。他扶危济贫,乐于助人,深得乡里敬重。马哈只对伊斯兰教有着深刻信仰。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凡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许可的伊斯兰教徒在其一生中至少要去天方圣地(麦加)朝觐一次,以磨炼意志,表达对真主的虔诚,加深各国穆斯林间的友谊。对于顺利完成朝觐仪式的伊斯兰教徒,被授予“哈只”头衔,受人尊敬。马和的父亲马哈只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见多识广,熟悉海外阿拉伯国家情况。马和小时候,父亲马哈只就给他讲述航海和朝觐时的故事。少年马和从小了解伊斯兰教,并向往航海活动。少年马和从小立志,长大后要去远航,像他祖父、父亲那样,到“朝天方”去,朝觐伊斯兰教圣地。

   马和的家乡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靠近滇池。向往航海的少年马和常到滇池中游泳、学习开船本领。

   马和在风景秀丽的昆阳度过了童年。到了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一全中国,他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率领30万大军,进攻尚在云南统治的梁王。梁王为元朝所封,梁王的军队与明代官军进行了决战。郑和的父亲马哈只是梁王辖下的滇阳侯,自然要参战,不幸战死。中国古代有将俘虏及囚犯的男孩进行阉割,送人皇宫及达官贵人家作侍童的刑罚,11岁郑和也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明军中当侍童。

   马和从此进人明军,随明军转战南北。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明军平定了云南,朱元璋又命令傅友德、蓝玉率领军队到北平去守卫北方边关。当时,燕王朱棣驻扎在北平,镇守北方边关。此时,马和也随军来到北平。在此期间,马和经历了不少战斗,在军事上得到了锻炼。也在此期间,傅友德军队开始受燕王朱棣的节制。

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又奉调镇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马和再次随军前往,并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马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但未言明具体的立功地点。1402年(建文四年),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是年12月18日。马和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郑和本姓马,被赐于“郑”姓一事,发生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那时,明成祖朱棣为了感谢宦官们在“靖难之役”中的帮助,对有功的宦官进行封赏,赐姓和提升。郑和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也得到了封赏。被赐于“郑”姓,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有学者推测,郑和立功应该是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而郑和被赐姓“郑”也与这一立功地点有关。

郑和本是回回,信仰伊斯兰教,后来因何原因在什么时候改信佛教,史书上没有记载。1403年(永乐元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并请姚广孝撰写题记。该题记反映出郑和已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2.jpg

第二节:七下西洋的总兵为什么是郑和

   郑和为下西洋总兵正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海军的远征军总司令,郑和是一太监为什么能成为远征军总司令的人选呢?

    一是郑和得到皇帝朱棣的充分信任。郑和长时间在朱棣朱棣身边或其家人身边,对朱棣忠心耿耿。长时间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二是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出生入死,南北征战,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有统帅万人作战的能力;

   三是郑和知识丰富,有卓越的外交才能。郑和早年勤奋好学,对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都十分熟悉。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曾出使暹罗、日本等国,有较丰富的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展现了郑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四是郑和具航海、造船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优势。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学到有关航海知识,熟悉海洋。从小向往航海,在家乡的滇池划船戏水。在郑和担任内宫监太监时,曾经监造船舶,有造船经验。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

   五是郑和身份特殊,对当时的西洋各国宗教、民族习性相对熟悉。郑和本是伊斯兰教徒,熟悉伊斯兰教教义、教规 和宗教习俗。后来不知何故,又自称是“奉佛信官”(菩萨戒弟子),他熟悉、尊重佛教。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不是信奉伊斯兰教,就是信奉佛教。相同的信仰,使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容易,有利于和对方交流,不会因为对信仰不同而产生怀疑或冒犯,容易沟通相互关系,赢得对方的信任。

当然,郑和过人的胆识、聪明的才智、健康的体魄、踏实的作风,这些个人素质使郑和具备了作为庞大船队统帅和指挥员的条件。

   种种因素,使郑和成为下西洋总兵的不二人选。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3.jpg

第三节:下西洋的目的和所到之国

庞大的船队,两万多人的队伍,每次耗费巨大的财力,下西洋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要下西洋,仍是历史之谜?

   正统之说是扬我大明之国威。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

   明成祖曾经给西洋各国有一个诏书,诏书曰:“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简单点说,就是我是奉天之命,管理天下,让大家居有其所,能安居乐业。

   又曰“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今天我特别派遣郑和上天下,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我的这番意图。

   又曰“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说你们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够因为你们人多就欺负人家少数,不许你们以强凌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

   建设一个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世界,是朱棣的理想。派郑和下西洋也是在宣传和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耀国扬威,向海外显示大明王朝的富强,目的是为了使万邦和顺,万民臣服,以此来维护海洋边境安全,达到明朝廷所期望的“天下太平”的目标。郑和下西洋是通过和平外交与武力威慑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郑和船队每到一国一地,就向当地统治者和人民表示友好诚意,并通过“厚往薄来”,馈赠礼物来表明明朝皇帝愿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第二种说法是“寻宝”。郑和船队中的远航海船称为“宝船”,意为“取宝之船”,这也表明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取宝”。郑和下西洋进行的外贸活动,主要方式是朝贡贸易。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瓷器、绸缎、茶叶、中药材、日用品;从海外输人的商品有珍禽、异兽、象牙、香料、药材、农产品。郑和下西洋的“取宝”活动,一方面满足了朝廷皇帝及达官贵人的享乐需要;另一方面也长了国人见识,出现了“万人空巷争睹麒麟”的奇观。同时,郑和下西洋进行的外贸活动丰富了中国的农业、药材、矿物资源,促进了明代造船业、丝绸业及冶炼、瓷器、五金等制造业、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明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4.jpg

规模庞大的船队示意

第三种说法流传更广的就是寻找建文帝之说。根据《明史·郑和传》透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也就是说,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尽管朱棣当上了皇帝,但建文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朱棣总觉得名不正。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下了南京城。在燕军进人京城时,惠帝见大势已去,便纵火焚宫,仓惶出逃。

   攻下南京,朱棣希望能见到建文帝,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建文帝是朱棣的侄子,如果这个侄子还活着,可以逼迫其“退位”给自己;如果这个侄子的尸首找到了,旧帝死了,自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成为新皇帝。无论两种那一种形式,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建文帝失踪,下落不明。只要建文帝人还在,对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威胁,皇位就不稳固。这样,建文帝的下落是朱棣皇帝心中的痼疾。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棣皇帝曾派手下大将李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大范围搜寻,没有结果。有传说,建文帝潜逃到福建沿海后,乘阿拉伯的海船去了海外,躲藏起来。朱棣皇帝派郑和下西洋,就让郑和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以解除心头之患。

   我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就是去找建文帝,也没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前后28年之久。

   尽管自明清以来对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有多种说法,当代学者对郑和下西洋动机的研究也存有争议,但是,多数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其主要目的是政治目的。

《海洋强国是怎样炼成的》之中国篇 与海洋强国擦肩而过w5.jpg

从1405年6月1日(永乐三年五月五日,端阳日)开始第一次下西洋,到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第七次下西洋返回南京,前后28年时间。

   郑和下西洋到底去过哪些国家?

   历来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且无一个统一而确切的数目。记录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名称的史料较多,说法各异。据郑和撰刘家港《通番事迹记》及长乐《天妃灵应之记》两块碑文记载,有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苏门答刺国、满刺加、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卜刺哇国,大小凡30余国。

   费信《星槎胜览》载有45国名。费信也跟随郑和四次下西洋。该书分前后两集;前集记他亲览目识之国22国;后集记他采辑传闻之国23国。

   史书《明实录》载有33国名,《明史。郑和传》载有37国名。根据以上数种史料的不同记载,近80年来,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和考证,其中梁启超、朱偰为代表。梁启超以马欢、费信等书记载,加以综合考证,早在1904年就撰《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首先按地区列出了40国名。

   马来半岛以东诸15国:占城、灵山、真腊、昆仑、宾童龙、暹罗,彭坑、东西竺、龙牙门、交栏山、假里马丁、麻逸冻、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满。

   剌加诸4国:满剌加国、亚鲁、九州山(原文缺一国名)。

   苏门答刺诸7国:旧港、苏门答剌国、南浡里、那孤儿、黎代,龙涎屿、翠兰屿。

   印度诸6国:榜葛刺、柯枝、大小葛兰(实为二国)、古里国、锡兰、溜山洋。

   阿拉伯诸5国:阿丹国、祖法儿、忽鲁谟斯、天方、刺撒。

   非洲东岸诸3国: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

   此外梁启超还考证,郑和还曾到达文莱(浡泥国)、吕宋(菲律宾)。

参考资料:

1、第四节: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语文备课大师[引用日期2018-09-29]

2、福建:郑和史迹--静静"等风来"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2016-01-18]

3、《明史》卷三百四《郑和传》。

4、剑桥中国明代史·永乐统治时期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09-09]

5、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77-78页

6、Anchor Location of Zheng He's Voyages ,中国日报网.2017-08-25[引用日期2019-12-28]

7、《客座赘语》卷一之《宝船厂》。

8、前闻记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09-09]

9、中国通史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8-11-20]

10、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航程与功绩, 南方网,2005-03-27[引用日期2017-08-11]

11、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8-09-09]

12、谈谭,郑和下西洋动因新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5(2):99-107

13、.  祖籍潮州的“海盗王”横行南洋首级值50万两白银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3-15]

14、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惊人发现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网易新闻.2005-05-24[引用日期2018-09-13]

15、严小青,惠富平.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香料朝贡贸易[J].江海学刊,2008(1)

16、互联网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内容,来自互联网,未查明出处。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我将立即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