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21-2-9 21:21 编辑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1.jpg

维多利亚港上的黄昏杯帆船赛

读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一分钟

今天的香港及周边,帆船上高手甚多,来自各行各业,但在两百多年前,帆船技能最好的,恐怕只有海盗了。

1800年前后,珠三角一带最大的海盗组织是红旗帮,红旗帮的帮主是人称“亚洲海盗女王”的石香,副帮主是“江门小子”张保,张保是红旗帮前任帮主郑一的心腹,郑一是石香的老公。

张保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自己再怎么努力,为组织再怎么卖命,背后还是有人说他是吃软饭的,是靠着女人上的位。

张保每天迎来送往,其实很孤独,表面上前呼后拥,实则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因为帮内除了石香,几乎没人服他。

也正因为如此,张保被天地会选中,就像韦小宝,里里外外,张保有了双重身份。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2.jpg

小视频演员:大海盗张保扮演者

而在同一时期,和张保同样没有安全感的,还有当时的“世界首富”伍秉鉴,伍秉鉴是广州十三行怡和行的老板,家财万贯,富可敌国。

有人说,历史上的中国,富豪的钱多到一定程度,钱都是国家的,就像沈万三。这个道理伍秉鉴懂,所以每次中英爆发军事冲突后,伍秉鉴总会情不自禁地拿出真金白银,捐给广州的各级领导,以示慰问。

只可惜,伍秉鉴的一次次表忠,还是换不来一个“世界首富”应有的尊重,广州水师下属的边防海警、甚至地方上的一个小派出所,就能随随便便的带人夜闯怡和行的码头货仓,理由是怀疑怡和行走私鸦片。

伍秉鉴有口难辩,每次都要拎着猪头找庙门,挨个衙门磕头,托人说情,最后破财免灾。事实上,伍秉鉴次次能逢凶化吉,天地会暗中起了不小作用。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3.jpg

扮演广州十三行账房先生的群众演员

话说自打满人进关,明朝灭亡,天地会就成立了,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曾把“反清复明”的理想寄托在台湾郑氏家族身上,后来郑氏家族覆灭,天地会总部迁到广州,受到了平南王尚可喜家族庇护。

在往后的一百多年间,天地会渐渐转入地下,开始售卖会员卡,据传,天地会的优质会员,从街面上的贩夫走卒,一直发展到广东的政商界,北京方面有所察觉,奈何朝廷正逢多事之秋,英国佬咄咄逼人,嘉庆也罢,道光也罢,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伍秉鉴加入天地会,全是因为父亲伍国莹之前做盐生意失败,欠下巨债,遭遇黑白两道追杀,最后是天地会的人出面才得以摆平。

而眼下,中英关系紧张,伍秉鉴的贸易生意进退两难,一面不能和英国人走的太近,另一面又得谨小慎微,生怕落下什么把柄日后被政府清算。此时,他开始筹谋退路,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红旗帮张保。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4.jpg

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扮演者

历史记载,张保和伍秉鉴从没有正面接触过,但二人同为天地会会员,一直心有灵犀,就比如,红旗帮内有不成文规定,只要是怡和行的船,一律不准抢,违者斩首。

可这会,伍秉鉴在写给张保的信中明确表示,希望红旗帮可以抢劫自己,抢劫自己公司的每一艘船,然后自己再用钱去赎...,张保是明眼人,信看到一半,就知道伍老板想洗钱,想把钱洗出中国。

经手三分肥,无利不起早。随后,张保撤下了红旗帮的旗子,带了一帮江门同乡,在海上勤勤恳恳抢了三个月,伍秉鉴的钱才算被洗完。

只是后来时局动荡,伍秉鉴洗出的一箱箱财宝,一直不敢动,就委托张保将其藏了起来。张保是海盗,杀人放火乃家常便饭,要说张保没有私吞这笔财宝的心,猪都笑了。张保之所以不敢乱来,那是怕犯了天地会的帮规。

“霸占兄弟钱财者,斩手斩脚”。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5.jpg

扮演红旗帮海盗的群众演员

所以一直到今天,香港的长洲岛、珠海的东澳岛,还在利用“张保宝藏”这张牌,大搞文化旅游,如果张保现在还活着,想必会纳闷,没文化的自己,啥时候变成文化了。

再说说伍秉鉴,钱虽然洗出去了,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却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中英鸦片战争打响,广州十三行成了政府的自动提款机,伍秉鉴出钱出力,每天还得仰望各级官员的僵尸脸,心力憔悴。

而最让伍秉鉴心惊胆战的是,就是怕被别有用心者扣上私通英国的帽子。本来伍秉鉴是有机会去美国的,他远在美国的生意伙伴很早就让他动身,可伍秉鉴迟疑了,毕竟,他家大业大,在广州混了一辈子。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6.jpg

铜锣湾香港游艇会(黄昏杯系列帆船赛颁奖礼)

就像外界盛传的,伍秉鉴在弥留之际,嘴里仍在念叨着《广州竹枝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1832年,一位仰慕伍秉鉴的英国年轻人,特地把自己刚成立的公司Jardine Matheson,中文译成了怡和洋行。

后来怡和洋行在香港铜锣湾拿了块地,建起了码头货仓,为了防御红旗帮的海盗,这位年轻人又雇人在货仓附近架起了大炮。再后来我们都知道,大炮变成了礼炮,每天中午12点整,对着香港游艇会来一发。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7.jpg

铜锣湾的怡和午炮

“老天早已把剧本写好”

“同样的故事世世代代重复上演”

“只是在不停地换演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注明出处的小心挨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21-2-9 21:21 编辑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1.jpg

维多利亚港上的黄昏杯帆船赛

读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一分钟

今天的香港及周边,帆船上高手甚多,来自各行各业,但在两百多年前,帆船技能最好的,恐怕只有海盗了。

1800年前后,珠三角一带最大的海盗组织是红旗帮,红旗帮的帮主是人称“亚洲海盗女王”的石香,副帮主是“江门小子”张保,张保是红旗帮前任帮主郑一的心腹,郑一是石香的老公。

张保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自己再怎么努力,为组织再怎么卖命,背后还是有人说他是吃软饭的,是靠着女人上的位。

张保每天迎来送往,其实很孤独,表面上前呼后拥,实则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因为帮内除了石香,几乎没人服他。

也正因为如此,张保被天地会选中,就像韦小宝,里里外外,张保有了双重身份。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2.jpg

小视频演员:大海盗张保扮演者

而在同一时期,和张保同样没有安全感的,还有当时的“世界首富”伍秉鉴,伍秉鉴是广州十三行怡和行的老板,家财万贯,富可敌国。

有人说,历史上的中国,富豪的钱多到一定程度,钱都是国家的,就像沈万三。这个道理伍秉鉴懂,所以每次中英爆发军事冲突后,伍秉鉴总会情不自禁地拿出真金白银,捐给广州的各级领导,以示慰问。

只可惜,伍秉鉴的一次次表忠,还是换不来一个“世界首富”应有的尊重,广州水师下属的边防海警、甚至地方上的一个小派出所,就能随随便便的带人夜闯怡和行的码头货仓,理由是怀疑怡和行走私鸦片。

伍秉鉴有口难辩,每次都要拎着猪头找庙门,挨个衙门磕头,托人说情,最后破财免灾。事实上,伍秉鉴次次能逢凶化吉,天地会暗中起了不小作用。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3.jpg

扮演广州十三行账房先生的群众演员

话说自打满人进关,明朝灭亡,天地会就成立了,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曾把“反清复明”的理想寄托在台湾郑氏家族身上,后来郑氏家族覆灭,天地会总部迁到广州,受到了平南王尚可喜家族庇护。

在往后的一百多年间,天地会渐渐转入地下,开始售卖会员卡,据传,天地会的优质会员,从街面上的贩夫走卒,一直发展到广东的政商界,北京方面有所察觉,奈何朝廷正逢多事之秋,英国佬咄咄逼人,嘉庆也罢,道光也罢,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伍秉鉴加入天地会,全是因为父亲伍国莹之前做盐生意失败,欠下巨债,遭遇黑白两道追杀,最后是天地会的人出面才得以摆平。

而眼下,中英关系紧张,伍秉鉴的贸易生意进退两难,一面不能和英国人走的太近,另一面又得谨小慎微,生怕落下什么把柄日后被政府清算。此时,他开始筹谋退路,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红旗帮张保。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4.jpg

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扮演者

历史记载,张保和伍秉鉴从没有正面接触过,但二人同为天地会会员,一直心有灵犀,就比如,红旗帮内有不成文规定,只要是怡和行的船,一律不准抢,违者斩首。

可这会,伍秉鉴在写给张保的信中明确表示,希望红旗帮可以抢劫自己,抢劫自己公司的每一艘船,然后自己再用钱去赎...,张保是明眼人,信看到一半,就知道伍老板想洗钱,想把钱洗出中国。

经手三分肥,无利不起早。随后,张保撤下了红旗帮的旗子,带了一帮江门同乡,在海上勤勤恳恳抢了三个月,伍秉鉴的钱才算被洗完。

只是后来时局动荡,伍秉鉴洗出的一箱箱财宝,一直不敢动,就委托张保将其藏了起来。张保是海盗,杀人放火乃家常便饭,要说张保没有私吞这笔财宝的心,猪都笑了。张保之所以不敢乱来,那是怕犯了天地会的帮规。

“霸占兄弟钱财者,斩手斩脚”。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5.jpg

扮演红旗帮海盗的群众演员

所以一直到今天,香港的长洲岛、珠海的东澳岛,还在利用“张保宝藏”这张牌,大搞文化旅游,如果张保现在还活着,想必会纳闷,没文化的自己,啥时候变成文化了。

再说说伍秉鉴,钱虽然洗出去了,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却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中英鸦片战争打响,广州十三行成了政府的自动提款机,伍秉鉴出钱出力,每天还得仰望各级官员的僵尸脸,心力憔悴。

而最让伍秉鉴心惊胆战的是,就是怕被别有用心者扣上私通英国的帽子。本来伍秉鉴是有机会去美国的,他远在美国的生意伙伴很早就让他动身,可伍秉鉴迟疑了,毕竟,他家大业大,在广州混了一辈子。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6.jpg

铜锣湾香港游艇会(黄昏杯系列帆船赛颁奖礼)

就像外界盛传的,伍秉鉴在弥留之际,嘴里仍在念叨着《广州竹枝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1832年,一位仰慕伍秉鉴的英国年轻人,特地把自己刚成立的公司Jardine Matheson,中文译成了怡和洋行。

后来怡和洋行在香港铜锣湾拿了块地,建起了码头货仓,为了防御红旗帮的海盗,这位年轻人又雇人在货仓附近架起了大炮。再后来我们都知道,大炮变成了礼炮,每天中午12点整,对着香港游艇会来一发。

海盗与巨富,帆船上的中国故事w7.jpg

铜锣湾的怡和午炮

“老天早已把剧本写好”

“同样的故事世世代代重复上演”

“只是在不停地换演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注明出处的小心挨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