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前沿设计 分享一种平底船的初步设计

2025-6-20 20:55 · 帆船设计
来自: 中国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总长:10m
水线长:9.18m
型宽:3.5m
排水量:暂估4.3t
龙骨重:暂估1.65t
龙骨形状:暂拟梯形
船壳结构:厚25mm杉木板外包覆玻璃钢,内刷桐油防腐
船壳板固定方式:木螺钉+环氧树脂或其他适用胶水
玻璃钢厚度:水线下3~6mm,水线上1~4mm
肋骨木材:优先选择香樟木,其次杉木或其他适合木料
适宜载员:6人及以内
抗沉性:完全进水仍不沉没
航速:使用发动机时≥5节,使用风帆时:待计算
发动机:2~4缸柴油发动机,功率≥15匹
推进器:柴油挂桨机,使用风帆时可升起
油箱容量:≥200L
淡水箱容量:≥300L



初步草图


只画了个开头的型线图



刚好家里有个纸箱,便拿来试一下验证外观是否有问题,型线是否准确。因为是平底船,所以肋骨形状为简单的梯形,结构简单牢固,连放样都只是画出四个点连上线就可以了。



外观还行,没想象中的丑,同时也证明型线图没有明显问题。虽然不及圆舭船优美,阻力应该也会大一些,但结构简单,工艺难度低,接头少,强度大。至于平底船为什么不是主流,那是因为不是工业化生产的主流,船厂有技术支持能建造出性能均衡的流线型船体。






这种结构阻力应该会小一些,但需要克服肋骨接头多的难题,接头多会导致肋骨强度降低和加工难度增加。

圆舭结构肋骨制作麻烦,更关键的是需要用细木条拼接出复杂曲面,这会极大的增加工作量,难度,时间和资金成本。





平底船在有风浪的情况下航行,船底和水面形成近似V型底的情况,应该不会太颠簸。同时船体梯形的横截面,会随着倾斜的增大,扶正力矩也会增大,稳定性应该会更高,侧倾应该会比圆舭的小,舒适度更高。

卫生间是必备设施,只见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吃饭睡觉,不见有人众目睽睽之下解手,优雅的上厕所还是十分重要的。


外壳包玻璃钢,目的是为了防腐和辅助增强船壳强度。书上给出的厚度下限是≥2mm,看老外的两个视频,目测都只是铺一层,这引起了我的疑惑,一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mm,要是一磕碰,容易使水从裂缝渗入木材,岂不是要经常性修补维护?如果只需要铺一层就足够达到防水和辅助增加强度的要求,那将节约下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玻璃钢成本和重量。






由于是平底船结构,外形简单,计算静水浮力曲线等都得到简化。最主要的是担心龙骨和船身的连接强度,有一种总感觉肋骨强度不足以长期支撑一两吨重量的感觉,何况还是长期在海浪中承受交变应力。





老外的平底船




这样一艘十米的帆船,建造成本初步估算:
1,建造过程中出现不可挽救的重大缺陷,烂尾。
2,场地租金
3,船台搭设成本2000
4,木料(杉木为主)15000
5,玻璃钢成本4000(1mm厚)~20000(5mm厚)
6,粘结船壳板肋骨的胶水螺钉2000
7,钢龙骨10000 安装时叉车费用500
8,人工成本
9,吊车费用2000
10,发动机推进器(委托渔船维修厂)5000
11,船体胶衣2500
12,手电钻两把,空压机一台,喷枪,气钉枪一把,角磨机一把,商用吸尘器一台,电插板一个,木工工具,总计≥3000
13,帆,绳索,桅杆,绞盘
14,其他支出
15,即使不包含人工及场地租金,总计成本预计将≥60000,差不多可以买一艘二手珐伊了。

如果建造5.5米的锋仕18,成本约为十米船的十分之一。











begun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5-6-20 17:05 编辑

这种3板船型也不少见。美国很多这种船,当然尺寸大部分都很小。因为这样的构造对胶合板造船特别有利所以有大量此类设计。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Benford Dory船型,全系列都是这样的构造。
https://www.51hanghai.com/thread-150212-1-1.html
优点当然是制造相对比较简单。另外有一个在海洋环境中的优点是锐利的船舭可以起到舭龙骨的作用,降低船在风浪中的横摇。或者在同样排水量的前提下,这种设计会比圆舭+舭龙骨的浸湿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阻力,而且船舱底部更加平坦方便放货物。国外有些大型渔船也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恶海捕蟹纪录片中的TIME BANDIT)。
缺点是这个尖锐的船舭看起来应力集中(实际是局部刚性大)按传统的设计理念比较难接受。

不过对于自制来说,还要看具体大小。我们市场上能买到的胶合板一般是1.2m宽2.4m长(或者美制规格的4尺宽8尺长)。假设你造一条10米的船,宽度大概会在3米多点的样子,现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块胶合板的尺寸是覆盖不了船底板的,用胶合板的长度方向来覆盖船底的宽度方向都够呛,更何况我们默认应该是用胶合板的宽度来对应船底的宽度。这样必然产生船底无论横纵都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的问题。这样那个船底平坦适合胶合板来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反之,我们如果用5列船板而不是3列船板的构造,每块船板的尺寸就可以用单一的胶合板来前后搭接完成了。当然,随着船体的继续增大,你还可以看到有别的方式来布置胶合板的位置更加恰当(比如7列船板),或者你在更大的船里面不使用胶合板而改用金属板(宽度通常1.5~2.2米)而得以继续采用5板设计。

楼主的方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船底板完全平坦。。这如果是一艘两头尖的船倒是问题也不大。但在只有一头尖一头平的船型中,尾部应该适当向上起斜面(默认在水线处和尾封板相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艘低速的排水型帆船。如果是一艘高速的大马力动力艇,船尾完全平坦是恰当的,但船头也应该适当升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从头平到尾。
image.png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艘8m的3板船的草图。船底板船头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上翘。这个实际可以处理为平板。对于纯排水型船只来说这个毫无问题。上翘的话制造很麻烦,因为胶合板很难有大的弯曲(只能通过多层薄板弯曲后叠合来成型)。
image.png
但从横截面来看,很明显,船底板最大宽在2米,而弦侧板的宽度大约在1.5米,显然都不能用一块胶合板的宽度来制作,必须两块拼合才行。那这种设计就必要性不大了,所以这个草案被我放弃了。
image.png
改成5列板后,至少舷侧和船舭板宽度是可以控制在胶合板的宽度范围内的。至于船底板,实际这个图里面的依然比胶合板宽,此处最大宽度为1.4米而胶合板只有1.2m,这里处理的方法是局部做拼接,因为这个船底本身中央有一条缝(中插板的缝)。
2025-6-20 16:43
2025-6-20 20:55
还有一种很适合自己造船的材料,那就是杉木板,比胶合板耐水浸泡,长度一般是400㎝,厚度有15㎜,20㎜,25㎜等,宽度有25㎜,30㎜,70㎜,175㎜等等规格。使用胶合板的话船的宽度如果超过2.44m就需要拼接,影响强度  详情 回复
2025-6-20 20:23
已经累计行驶了一千多公里了哈  详情 回复
begun 发表于 2025-06-20 16:43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5-6-20 17:05 编辑

这种3板船型也不少见。美国很多这种船,当然尺寸大部分都很小。因为这样的构造对胶合板造船特别有利所以有大量此类设计。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Benford Dory船型,全系列都是这样的构造。
https://www.51hanghai.com/thread-150212-1-1.html
优点当然是制造相对比较简单。另外有一个在海洋环境中的优点是锐利的船舭可以起到舭龙骨的作用,降低船在风浪中的横摇。或者在同样排水量的前提下,这种设计会比圆舭+舭龙骨的浸湿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阻力,而且船舱底部更加平坦方便放货物。国外有些大型渔船也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恶海捕蟹纪录片中的TIME BANDIT)。
缺点是这个尖锐的船舭看起来应力集中(实际是局部刚性大)按传统的设计理念比较难接受。

不过对于自制来说,还要看具体大小。我们市场上能买到的胶合板一般是1.2m宽2.4m长(或者美制规格的4尺宽8尺长)。假设你造一条10米的船,宽度大概会在3米多点的样子,现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块胶合板的尺寸是覆盖不了船底板的,用胶合板的长度方向来覆盖船底的宽度方向都够呛,更何况我们默认应该是用胶合板的宽度来对应船底的宽度。这样必然产生船底无论横纵都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的问题。这样那个船底平坦适合胶合板来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反之,我们如果用5列船板而不是3列船板的构造,每块船板的尺寸就可以用单一的胶合板来前后搭接完成了。当然,随着船体的继续增大,你还可以看到有别的方式来布置胶合板的位置更加恰当(比如7列船板),或者你在更大的船里面不使用胶合板而改用金属板(宽度通常1.5~2.2米)而得以继续采用5板设计。

楼主的方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船底板完全平坦。。这如果是一艘两头尖的船倒是问题也不大。但在只有一头尖一头平的船型中,尾部应该适当向上起斜面(默认在水线处和尾封板相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艘低速的排水型帆船。如果是一艘高速的大马力动力艇,船尾完全平坦是恰当的,但船头也应该适当升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从头平到尾。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艘8m的3板船的草图。船底板船头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上翘。这个实际可以处理为平板。对于纯排水型船只来说这个毫无问题。上翘的话制造很麻烦,因为胶合板很难有大的弯曲(只能通过多层薄板弯曲后叠合来成型)。

但从横截面来看,很明显,船底板最大宽在2米,而弦侧板的宽度大约在1.5米,显然都不能用一块胶合板的宽度来制作,必须两块拼合才行。那这种设计就必要性不大了,所以这个草案被我放弃了。

改成5列板后,至少舷侧和船舭板宽度是可以控制在胶合板的宽度范围内的。至于船底板,实际这个图里面的依然比胶合板宽,此处最大宽度为1.4米而胶合板只有1.2m,这里处理的方法是局部做拼接,因为这个船底本身中央有一条缝(中插板的缝)。

已经累计行驶了一千多公里了哈
2025-6-20 20:23
begun 发表于 2025-06-20 16:43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5-6-20 17:05 编辑

这种3板船型也不少见。美国很多这种船,当然尺寸大部分都很小。因为这样的构造对胶合板造船特别有利所以有大量此类设计。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Benford Dory船型,全系列都是这样的构造。
https://www.51hanghai.com/thread-150212-1-1.html
优点当然是制造相对比较简单。另外有一个在海洋环境中的优点是锐利的船舭可以起到舭龙骨的作用,降低船在风浪中的横摇。或者在同样排水量的前提下,这种设计会比圆舭+舭龙骨的浸湿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阻力,而且船舱底部更加平坦方便放货物。国外有些大型渔船也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恶海捕蟹纪录片中的TIME BANDIT)。
缺点是这个尖锐的船舭看起来应力集中(实际是局部刚性大)按传统的设计理念比较难接受。

不过对于自制来说,还要看具体大小。我们市场上能买到的胶合板一般是1.2m宽2.4m长(或者美制规格的4尺宽8尺长)。假设你造一条10米的船,宽度大概会在3米多点的样子,现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块胶合板的尺寸是覆盖不了船底板的,用胶合板的长度方向来覆盖船底的宽度方向都够呛,更何况我们默认应该是用胶合板的宽度来对应船底的宽度。这样必然产生船底无论横纵都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的问题。这样那个船底平坦适合胶合板来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反之,我们如果用5列船板而不是3列船板的构造,每块船板的尺寸就可以用单一的胶合板来前后搭接完成了。当然,随着船体的继续增大,你还可以看到有别的方式来布置胶合板的位置更加恰当(比如7列船板),或者你在更大的船里面不使用胶合板而改用金属板(宽度通常1.5~2.2米)而得以继续采用5板设计。

楼主的方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船底板完全平坦。。这如果是一艘两头尖的船倒是问题也不大。但在只有一头尖一头平的船型中,尾部应该适当向上起斜面(默认在水线处和尾封板相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艘低速的排水型帆船。如果是一艘高速的大马力动力艇,船尾完全平坦是恰当的,但船头也应该适当升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从头平到尾。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艘8m的3板船的草图。船底板船头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上翘。这个实际可以处理为平板。对于纯排水型船只来说这个毫无问题。上翘的话制造很麻烦,因为胶合板很难有大的弯曲(只能通过多层薄板弯曲后叠合来成型)。

但从横截面来看,很明显,船底板最大宽在2米,而弦侧板的宽度大约在1.5米,显然都不能用一块胶合板的宽度来制作,必须两块拼合才行。那这种设计就必要性不大了,所以这个草案被我放弃了。

改成5列板后,至少舷侧和船舭板宽度是可以控制在胶合板的宽度范围内的。至于船底板,实际这个图里面的依然比胶合板宽,此处最大宽度为1.4米而胶合板只有1.2m,这里处理的方法是局部做拼接,因为这个船底本身中央有一条缝(中插板的缝)。

还有一种很适合自己造船的材料,那就是杉木板,比胶合板耐水浸泡,长度一般是400㎝,厚度有15㎜,20㎜,25㎜等,宽度有25㎜,30㎜,70㎜,175㎜等等规格。使用胶合板的话船的宽度如果超过2.44m就需要拼接,影响强度,使用杉木板宽度可以做到4m无需拼接。在纵向上,因为杉木板长度有4m,可以减少接头的数量,杉木板175㎜的宽度,也允许它可以采取参差交错的方式错开接头位置,避免接头在同一位置……
2025-6-20 20:55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总长:10m
水线长:9.18m
型宽:3.5m
排水量:暂估4.3t
龙骨重:暂估1.65t
龙骨形状:暂拟梯形
船壳结构:厚25mm杉木板外包覆玻璃钢,内刷桐油防腐
船壳板固定方式:木螺钉+环氧树脂或其他适用胶水
玻璃钢厚度:水线下3~6mm,水线上1~4mm
肋骨木材:优先选择香樟木,其次杉木或其他适合木料
适宜载员:6人及以内
抗沉性:完全进水仍不沉没
航速:使用发动机时≥5节,使用风帆时:待计算
发动机:2~4缸柴油发动机,功率≥15匹
推进器:柴油挂桨机,使用风帆时可升起
油箱容量:≥200L
淡水箱容量:≥300L



初步草图


只画了个开头的型线图



刚好家里有个纸箱,便拿来试一下验证外观是否有问题,型线是否准确。因为是平底船,所以肋骨形状为简单的梯形,结构简单牢固,连放样都只是画出四个点连上线就可以了。



外观还行,没想象中的丑,同时也证明型线图没有明显问题。虽然不及圆舭船优美,阻力应该也会大一些,但结构简单,工艺难度低,接头少,强度大。至于平底船为什么不是主流,那是因为不是工业化生产的主流,船厂有技术支持能建造出性能均衡的流线型船体。






这种结构阻力应该会小一些,但需要克服肋骨接头多的难题,接头多会导致肋骨强度降低和加工难度增加。

圆舭结构肋骨制作麻烦,更关键的是需要用细木条拼接出复杂曲面,这会极大的增加工作量,难度,时间和资金成本。





平底船在有风浪的情况下航行,船底和水面形成近似V型底的情况,应该不会太颠簸。同时船体梯形的横截面,会随着倾斜的增大,扶正力矩也会增大,稳定性应该会更高,侧倾应该会比圆舭的小,舒适度更高。

卫生间是必备设施,只见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吃饭睡觉,不见有人众目睽睽之下解手,优雅的上厕所还是十分重要的。


外壳包玻璃钢,目的是为了防腐和辅助增强船壳强度。书上给出的厚度下限是≥2mm,看老外的两个视频,目测都只是铺一层,这引起了我的疑惑,一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mm,要是一磕碰,容易使水从裂缝渗入木材,岂不是要经常性修补维护?如果只需要铺一层就足够达到防水和辅助增加强度的要求,那将节约下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玻璃钢成本和重量。






由于是平底船结构,外形简单,计算静水浮力曲线等都得到简化。最主要的是担心龙骨和船身的连接强度,有一种总感觉肋骨强度不足以长期支撑一两吨重量的感觉,何况还是长期在海浪中承受交变应力。





老外的平底船




这样一艘十米的帆船,建造成本初步估算:
1,建造过程中出现不可挽救的重大缺陷,烂尾。
2,场地租金
3,船台搭设成本2000
4,木料(杉木为主)15000
5,玻璃钢成本4000(1mm厚)~20000(5mm厚)
6,粘结船壳板肋骨的胶水螺钉2000
7,钢龙骨10000 安装时叉车费用500
8,人工成本
9,吊车费用2000
10,发动机推进器(委托渔船维修厂)5000
11,船体胶衣2500
12,手电钻两把,空压机一台,喷枪,气钉枪一把,角磨机一把,商用吸尘器一台,电插板一个,木工工具,总计≥3000
13,帆,绳索,桅杆,绞盘
14,其他支出
15,即使不包含人工及场地租金,总计成本预计将≥60000,差不多可以买一艘二手珐伊了。

如果建造5.5米的锋仕18,成本约为十米船的十分之一。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5-6-20 17:05 编辑

这种3板船型也不少见。美国很多这种船,当然尺寸大部分都很小。因为这样的构造对胶合板造船特别有利所以有大量此类设计。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Benford Dory船型,全系列都是这样的构造。
https://www.51hanghai.com/thread-150212-1-1.html
优点当然是制造相对比较简单。另外有一个在海洋环境中的优点是锐利的船舭可以起到舭龙骨的作用,降低船在风浪中的横摇。或者在同样排水量的前提下,这种设计会比圆舭+舭龙骨的浸湿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阻力,而且船舱底部更加平坦方便放货物。国外有些大型渔船也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恶海捕蟹纪录片中的TIME BANDIT)。
缺点是这个尖锐的船舭看起来应力集中(实际是局部刚性大)按传统的设计理念比较难接受。

不过对于自制来说,还要看具体大小。我们市场上能买到的胶合板一般是1.2m宽2.4m长(或者美制规格的4尺宽8尺长)。假设你造一条10米的船,宽度大概会在3米多点的样子,现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块胶合板的尺寸是覆盖不了船底板的,用胶合板的长度方向来覆盖船底的宽度方向都够呛,更何况我们默认应该是用胶合板的宽度来对应船底的宽度。这样必然产生船底无论横纵都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的问题。这样那个船底平坦适合胶合板来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反之,我们如果用5列船板而不是3列船板的构造,每块船板的尺寸就可以用单一的胶合板来前后搭接完成了。当然,随着船体的继续增大,你还可以看到有别的方式来布置胶合板的位置更加恰当(比如7列船板),或者你在更大的船里面不使用胶合板而改用金属板(宽度通常1.5~2.2米)而得以继续采用5板设计。

楼主的方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船底板完全平坦。。这如果是一艘两头尖的船倒是问题也不大。但在只有一头尖一头平的船型中,尾部应该适当向上起斜面(默认在水线处和尾封板相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艘低速的排水型帆船。如果是一艘高速的大马力动力艇,船尾完全平坦是恰当的,但船头也应该适当升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从头平到尾。
image.png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艘8m的3板船的草图。船底板船头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上翘。这个实际可以处理为平板。对于纯排水型船只来说这个毫无问题。上翘的话制造很麻烦,因为胶合板很难有大的弯曲(只能通过多层薄板弯曲后叠合来成型)。
image.png
但从横截面来看,很明显,船底板最大宽在2米,而弦侧板的宽度大约在1.5米,显然都不能用一块胶合板的宽度来制作,必须两块拼合才行。那这种设计就必要性不大了,所以这个草案被我放弃了。
image.png
改成5列板后,至少舷侧和船舭板宽度是可以控制在胶合板的宽度范围内的。至于船底板,实际这个图里面的依然比胶合板宽,此处最大宽度为1.4米而胶合板只有1.2m,这里处理的方法是局部做拼接,因为这个船底本身中央有一条缝(中插板的缝)。
2025-6-20 16:43
2025-6-20 20:55
还有一种很适合自己造船的材料,那就是杉木板,比胶合板耐水浸泡,长度一般是400㎝,厚度有15㎜,20㎜,25㎜等,宽度有25㎜,30㎜,70㎜,175㎜等等规格。使用胶合板的话船的宽度如果超过2.44m就需要拼接,影响强度  详情 回复
2025-6-20 20:23
已经累计行驶了一千多公里了哈  详情 回复
begun 发表于 2025-06-20 16:43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5-6-20 17:05 编辑

这种3板船型也不少见。美国很多这种船,当然尺寸大部分都很小。因为这样的构造对胶合板造船特别有利所以有大量此类设计。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Benford Dory船型,全系列都是这样的构造。
https://www.51hanghai.com/thread-150212-1-1.html
优点当然是制造相对比较简单。另外有一个在海洋环境中的优点是锐利的船舭可以起到舭龙骨的作用,降低船在风浪中的横摇。或者在同样排水量的前提下,这种设计会比圆舭+舭龙骨的浸湿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阻力,而且船舱底部更加平坦方便放货物。国外有些大型渔船也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恶海捕蟹纪录片中的TIME BANDIT)。
缺点是这个尖锐的船舭看起来应力集中(实际是局部刚性大)按传统的设计理念比较难接受。

不过对于自制来说,还要看具体大小。我们市场上能买到的胶合板一般是1.2m宽2.4m长(或者美制规格的4尺宽8尺长)。假设你造一条10米的船,宽度大概会在3米多点的样子,现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块胶合板的尺寸是覆盖不了船底板的,用胶合板的长度方向来覆盖船底的宽度方向都够呛,更何况我们默认应该是用胶合板的宽度来对应船底的宽度。这样必然产生船底无论横纵都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的问题。这样那个船底平坦适合胶合板来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反之,我们如果用5列船板而不是3列船板的构造,每块船板的尺寸就可以用单一的胶合板来前后搭接完成了。当然,随着船体的继续增大,你还可以看到有别的方式来布置胶合板的位置更加恰当(比如7列船板),或者你在更大的船里面不使用胶合板而改用金属板(宽度通常1.5~2.2米)而得以继续采用5板设计。

楼主的方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船底板完全平坦。。这如果是一艘两头尖的船倒是问题也不大。但在只有一头尖一头平的船型中,尾部应该适当向上起斜面(默认在水线处和尾封板相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艘低速的排水型帆船。如果是一艘高速的大马力动力艇,船尾完全平坦是恰当的,但船头也应该适当升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从头平到尾。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艘8m的3板船的草图。船底板船头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上翘。这个实际可以处理为平板。对于纯排水型船只来说这个毫无问题。上翘的话制造很麻烦,因为胶合板很难有大的弯曲(只能通过多层薄板弯曲后叠合来成型)。

但从横截面来看,很明显,船底板最大宽在2米,而弦侧板的宽度大约在1.5米,显然都不能用一块胶合板的宽度来制作,必须两块拼合才行。那这种设计就必要性不大了,所以这个草案被我放弃了。

改成5列板后,至少舷侧和船舭板宽度是可以控制在胶合板的宽度范围内的。至于船底板,实际这个图里面的依然比胶合板宽,此处最大宽度为1.4米而胶合板只有1.2m,这里处理的方法是局部做拼接,因为这个船底本身中央有一条缝(中插板的缝)。

已经累计行驶了一千多公里了哈
2025-6-20 20:23
begun 发表于 2025-06-20 16:43
本帖最后由 begun 于 2025-6-20 17:05 编辑

这种3板船型也不少见。美国很多这种船,当然尺寸大部分都很小。因为这样的构造对胶合板造船特别有利所以有大量此类设计。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Benford Dory船型,全系列都是这样的构造。
https://www.51hanghai.com/thread-150212-1-1.html
优点当然是制造相对比较简单。另外有一个在海洋环境中的优点是锐利的船舭可以起到舭龙骨的作用,降低船在风浪中的横摇。或者在同样排水量的前提下,这种设计会比圆舭+舭龙骨的浸湿面积更小有助于降低阻力,而且船舱底部更加平坦方便放货物。国外有些大型渔船也采用这种设计(比如恶海捕蟹纪录片中的TIME BANDIT)。
缺点是这个尖锐的船舭看起来应力集中(实际是局部刚性大)按传统的设计理念比较难接受。

不过对于自制来说,还要看具体大小。我们市场上能买到的胶合板一般是1.2m宽2.4m长(或者美制规格的4尺宽8尺长)。假设你造一条10米的船,宽度大概会在3米多点的样子,现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块胶合板的尺寸是覆盖不了船底板的,用胶合板的长度方向来覆盖船底的宽度方向都够呛,更何况我们默认应该是用胶合板的宽度来对应船底的宽度。这样必然产生船底无论横纵都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的问题。这样那个船底平坦适合胶合板来造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反之,我们如果用5列船板而不是3列船板的构造,每块船板的尺寸就可以用单一的胶合板来前后搭接完成了。当然,随着船体的继续增大,你还可以看到有别的方式来布置胶合板的位置更加恰当(比如7列船板),或者你在更大的船里面不使用胶合板而改用金属板(宽度通常1.5~2.2米)而得以继续采用5板设计。

楼主的方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船底板完全平坦。。这如果是一艘两头尖的船倒是问题也不大。但在只有一头尖一头平的船型中,尾部应该适当向上起斜面(默认在水线处和尾封板相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一艘低速的排水型帆船。如果是一艘高速的大马力动力艇,船尾完全平坦是恰当的,但船头也应该适当升起而不是现在这样完全从头平到尾。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艘8m的3板船的草图。船底板船头这里有一个明显的上翘。这个实际可以处理为平板。对于纯排水型船只来说这个毫无问题。上翘的话制造很麻烦,因为胶合板很难有大的弯曲(只能通过多层薄板弯曲后叠合来成型)。

但从横截面来看,很明显,船底板最大宽在2米,而弦侧板的宽度大约在1.5米,显然都不能用一块胶合板的宽度来制作,必须两块拼合才行。那这种设计就必要性不大了,所以这个草案被我放弃了。

改成5列板后,至少舷侧和船舭板宽度是可以控制在胶合板的宽度范围内的。至于船底板,实际这个图里面的依然比胶合板宽,此处最大宽度为1.4米而胶合板只有1.2m,这里处理的方法是局部做拼接,因为这个船底本身中央有一条缝(中插板的缝)。

还有一种很适合自己造船的材料,那就是杉木板,比胶合板耐水浸泡,长度一般是400㎝,厚度有15㎜,20㎜,25㎜等,宽度有25㎜,30㎜,70㎜,175㎜等等规格。使用胶合板的话船的宽度如果超过2.44m就需要拼接,影响强度,使用杉木板宽度可以做到4m无需拼接。在纵向上,因为杉木板长度有4m,可以减少接头的数量,杉木板175㎜的宽度,也允许它可以采取参差交错的方式错开接头位置,避免接头在同一位置……
2025-6-20 20:55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5338积分
209帖子
0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3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