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前沿设计 关于中国帆船的大型化设计

2019-5-13 15:31 · 帆船设计
月光航线 来自: Reserved
中式帆船专家呀,支持
2018-2-6 14:42
逆流 来自: 广东汕头
begun 发表于 2017-8-11 09:07
大型化,另外一个意思是摆脱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有些被视为“优良传统”,实则为谬论),完全以技术的角度 ...

想请教下,如果10节内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是指在大型船身上吧,小艇而言呢?方头会不会还是有影响,如果没影响的话何必去改尖头,毕竟方头才是空间最大化的。
2018-2-6 17:41
begun 楼主 来自: 上海奉贤区
这个航速也是相对船的长度来说的。小船自然相对的航速范围也会低。几米长的小船几乎没可能能跑10节的。

不过小船(同时船体一般都不会很重)有比较高的航速的时候,船头一般都会脱离水面(实质是船尾被吸下去了造成船头翘起),是用船前部底板在接触水面,你是方的还是尖的并没啥意义。区别只有来了个大浪的时候打上去可能方头的要出现较大的航速顿挫。
2018-2-7 18:38
THELASTSHIP 来自: 广东深圳
自由的浪花 发表于 2018-1-31 21:41
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式帆船的特点也是与当时的技术、政策及使用需求现实情况下,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而来的, ...

赞同,不要有情节包袱因循守旧没前途。与时俱进,开新篇才正道。土耳其传统商船gulet就不错,克罗地亚沿岸度假旅游业宠儿。
155844ttaqt1cr6q5r44jt.jpeg
155844a9uswx663sr60u9o.jpeg
155845dar7058wa9r9yt9o.jpeg
155845zj265y9zy9xm3cx9.jpeg
155845hf3y3cpjl1cx8xzy.jpeg
155845ur7bghhaububsguj.jpeg
2018-4-18 15:58
THELASTSHIP 来自: 广东深圳
老谈什么技术,不谈美感美学.商业,只能是画饼。技术是底层隐性需求,要解决的是显性需求(市场需求导向,市场引导技术。技术引导市场那是创新前沿高科技)中国消费船艇设计制造还是太不精细,政策因素是一部分,审美僵化也是一部分。荷兰船艇mulder(优雅.永恒)
2018-4-18 16:24
ssail 来自: 福建泉州
begun 发表于 2017-10-19 10:17
2016年福建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基地承造,船长43.8米,宽12米。

可以说近些年来真正能做到复古的,只有太平公主号,毕竟清朝的,图纸尺寸描述都还在,而且在建造中,许路和刘宁生坚持要按照古代不用螺栓,纪录片中可以看出造船师是有点担心的(太平公主15米的船,在清朝也不算很大的船)。

再来说宋船,宁波出土的一条船是有舭龙骨,而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泉州后渚宋船,基本特征是多层船板、小长宽比、V底、小方形系数,鱼鳞搭接,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舭龙骨,而且鱼鳞搭接估计也不需要舭龙骨。海南省博那条华光礁一号的复原是按照多层船板鱼鳞搭接(平接和鱼鳞接结合,龚昌奇的文里是每列都鱼鳞接的,不过实际建造是平接和鱼鳞接结合像泉州后渚宋船的复原,如下几图所示)的,不过是不下水的,但是还是用了螺栓,其实不下水,完全可以试试铁钉工艺不用螺栓。

泉州后渚宋船的平接和搭接结合 QQ截图20190513162053.jpg


龚长奇华光礁一号复原文里的搭接

海南省博实际建造
d974f30bgy1fz7jsz0os4j21401kj1ky.jpg



元明清的船基本都是加大长宽比U底造型。到近代广船就吸收更多西式的造法了,艏柱、侧支索。传统海船的平艏应该是内陆船遗留,从明清到近代来看平艏的发展是越来越窄的。记得建国后的木帆船调查讲福船部分说,平艏对于船的凌波性和克服因顺风偏驶现象时艏吃水增加而增大阻力,效果良好,也算是顺带作用吧。

传统帆船里,船底板(龙骨翼板)和船壳板(船侧板)间有条较为突出的较厚的窄舭板以及船侧的2-3条(舟急)客观上起到减摇作用。

最后说帆,篾帆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师傅会做,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的黑白照(上世纪三十年代)里还有出现首帆篾帆的船,其余的基本都是布帆了。
2019-5-13 15:31
中式帆船专家呀,支持
2018-2-6 14:42
begun 发表于 2017-8-11 09:07
大型化,另外一个意思是摆脱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有些被视为“优良传统”,实则为谬论),完全以技术的角度 ...

想请教下,如果10节内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是指在大型船身上吧,小艇而言呢?方头会不会还是有影响,如果没影响的话何必去改尖头,毕竟方头才是空间最大化的。
2018-2-6 17:41
这个航速也是相对船的长度来说的。小船自然相对的航速范围也会低。几米长的小船几乎没可能能跑10节的。

不过小船(同时船体一般都不会很重)有比较高的航速的时候,船头一般都会脱离水面(实质是船尾被吸下去了造成船头翘起),是用船前部底板在接触水面,你是方的还是尖的并没啥意义。区别只有来了个大浪的时候打上去可能方头的要出现较大的航速顿挫。
2018-2-7 18:38
自由的浪花 发表于 2018-1-31 21:41
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式帆船的特点也是与当时的技术、政策及使用需求现实情况下,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而来的, ...

赞同,不要有情节包袱因循守旧没前途。与时俱进,开新篇才正道。土耳其传统商船gulet就不错,克罗地亚沿岸度假旅游业宠儿。
155844ttaqt1cr6q5r44jt.jpeg
155844a9uswx663sr60u9o.jpeg
155845dar7058wa9r9yt9o.jpeg
155845zj265y9zy9xm3cx9.jpeg
155845hf3y3cpjl1cx8xzy.jpeg
155845ur7bghhaububsguj.jpeg
2018-4-18 15:58
老谈什么技术,不谈美感美学.商业,只能是画饼。技术是底层隐性需求,要解决的是显性需求(市场需求导向,市场引导技术。技术引导市场那是创新前沿高科技)中国消费船艇设计制造还是太不精细,政策因素是一部分,审美僵化也是一部分。荷兰船艇mulder(优雅.永恒)
2018-4-18 16:24
begun 发表于 2017-10-19 10:17
2016年福建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基地承造,船长43.8米,宽12米。

可以说近些年来真正能做到复古的,只有太平公主号,毕竟清朝的,图纸尺寸描述都还在,而且在建造中,许路和刘宁生坚持要按照古代不用螺栓,纪录片中可以看出造船师是有点担心的(太平公主15米的船,在清朝也不算很大的船)。

再来说宋船,宁波出土的一条船是有舭龙骨,而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泉州后渚宋船,基本特征是多层船板、小长宽比、V底、小方形系数,鱼鳞搭接,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舭龙骨,而且鱼鳞搭接估计也不需要舭龙骨。海南省博那条华光礁一号的复原是按照多层船板鱼鳞搭接(平接和鱼鳞接结合,龚昌奇的文里是每列都鱼鳞接的,不过实际建造是平接和鱼鳞接结合像泉州后渚宋船的复原,如下几图所示)的,不过是不下水的,但是还是用了螺栓,其实不下水,完全可以试试铁钉工艺不用螺栓。

泉州后渚宋船的平接和搭接结合 QQ截图20190513162053.jpg


龚长奇华光礁一号复原文里的搭接

海南省博实际建造
d974f30bgy1fz7jsz0os4j21401kj1ky.jpg



元明清的船基本都是加大长宽比U底造型。到近代广船就吸收更多西式的造法了,艏柱、侧支索。传统海船的平艏应该是内陆船遗留,从明清到近代来看平艏的发展是越来越窄的。记得建国后的木帆船调查讲福船部分说,平艏对于船的凌波性和克服因顺风偏驶现象时艏吃水增加而增大阻力,效果良好,也算是顺带作用吧。

传统帆船里,船底板(龙骨翼板)和船壳板(船侧板)间有条较为突出的较厚的窄舭板以及船侧的2-3条(舟急)客观上起到减摇作用。

最后说帆,篾帆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师傅会做,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的黑白照(上世纪三十年代)里还有出现首帆篾帆的船,其余的基本都是布帆了。
2019-5-13 15:31
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1
25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