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GR-750船壳重量初步统计结果

来自: 北京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GR-750的船壳基本算是完成了,待船壳涂装结束后就要进行翻身。目前船壳重量是多少?我们一直以为船壳的重量在600-800公斤左右。
在7月24日进行GR-750船壳第一次移位时,参与人达到10人,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船壳旋转90度,向内横移5米。椐参与移位的人员讲,船壳重量不会小于1000公斤,听着有些吓人。
帆船建造既要保证强度,又要控制重量。如果建造重量超出过大,重心会发生变化,不仅龙骨的设计要进行改变,配重也要调整,再就是成本的增加。根据初步的估算,目前船壳的可能重量大约是1100公斤,具体数值如下:
1.肋骨板:290公斤(含加强板)
2.龙骨+纵骨:130公斤(30x40x4米,30根)
3.船壳板:130公斤(三合板18张)
4.玻璃毡:100公斤(2卷)
5.滑石粉:150公斤(3.5袋)
6.树脂:300公斤(1.5桶)
GR-750的设计空船排水量在1400-1500公斤,按照目前的情形,最后重量有可能达到2000公斤(舱室、甲板、舱面属具及龙骨等重量可能800公斤左右)。
刀锋曾不止一次建议,玻璃钢制作最好采用真空工艺,现在想想是对的。
目前树脂的用量是300公斤,其中制作玻璃钢用掉200公斤,如果采用真空工艺,树脂的用量至少可以减少30-50%。
另外,船壳型线如果比较光顺,腻子的用量也会大大减少,减少量至少在50%以上。
仅仅这两项,减少的重量至少200公斤。对于7.5米的小帆船来说,这个数值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现在木已成舟,可能的补救办法就是调整龙骨的设计,改变形状和配重的位置。
造船不易,造一条好用的船更难。
sailing 楼主 来自: 北京
alann 发表于 2016-1-22 10:32
找it人找个造船软件,以大学名义要他们免费搞一个,电脑图纸怎样放样,隔行如隔山,接下来怎么用等其他专家 ...

谢谢你对GR-750所给予的厚望。
DIY是一种情趣,通过自己动手可以深入学习和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你更加自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因所在。
我看到很多人在探讨自己造船的事情,为什么迟迟不能动手?或者是知识结构不完整,需要继续充电;或者是怕造着造着造不下去了...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真的想自己造一条船,就尽早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如若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也许你就没有当初那份热情了,最终还是一场梦。
我不是很推崇借助现代工具去造船的想法,那会使人变得懒惰,对工艺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再之,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那样的条件:掌握软件设计和数学光顺,拥有加工中心等等。如果这是不可逾越的门槛,大多数人只能忘而止步。
2016-1-22 11:12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GR-750的船壳基本算是完成了,待船壳涂装结束后就要进行翻身。目前船壳重量是多少?我们一直以为船壳的重量在600-800公斤左右。
在7月24日进行GR-750船壳第一次移位时,参与人达到10人,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船壳旋转90度,向内横移5米。椐参与移位的人员讲,船壳重量不会小于1000公斤,听着有些吓人。
帆船建造既要保证强度,又要控制重量。如果建造重量超出过大,重心会发生变化,不仅龙骨的设计要进行改变,配重也要调整,再就是成本的增加。根据初步的估算,目前船壳的可能重量大约是1100公斤,具体数值如下:
1.肋骨板:290公斤(含加强板)
2.龙骨+纵骨:130公斤(30x40x4米,30根)
3.船壳板:130公斤(三合板18张)
4.玻璃毡:100公斤(2卷)
5.滑石粉:150公斤(3.5袋)
6.树脂:300公斤(1.5桶)
GR-750的设计空船排水量在1400-1500公斤,按照目前的情形,最后重量有可能达到2000公斤(舱室、甲板、舱面属具及龙骨等重量可能800公斤左右)。
刀锋曾不止一次建议,玻璃钢制作最好采用真空工艺,现在想想是对的。
目前树脂的用量是300公斤,其中制作玻璃钢用掉200公斤,如果采用真空工艺,树脂的用量至少可以减少30-50%。
另外,船壳型线如果比较光顺,腻子的用量也会大大减少,减少量至少在50%以上。
仅仅这两项,减少的重量至少200公斤。对于7.5米的小帆船来说,这个数值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现在木已成舟,可能的补救办法就是调整龙骨的设计,改变形状和配重的位置。
造船不易,造一条好用的船更难。
alann 发表于 2016-1-22 10:32
找it人找个造船软件,以大学名义要他们免费搞一个,电脑图纸怎样放样,隔行如隔山,接下来怎么用等其他专家 ...

谢谢你对GR-750所给予的厚望。
DIY是一种情趣,通过自己动手可以深入学习和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使你更加自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因所在。
我看到很多人在探讨自己造船的事情,为什么迟迟不能动手?或者是知识结构不完整,需要继续充电;或者是怕造着造着造不下去了...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真的想自己造一条船,就尽早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如若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也许你就没有当初那份热情了,最终还是一场梦。
我不是很推崇借助现代工具去造船的想法,那会使人变得懒惰,对工艺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提高人们的应变能力。再之,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那样的条件:掌握软件设计和数学光顺,拥有加工中心等等。如果这是不可逾越的门槛,大多数人只能忘而止步。
2016-1-22 11:12
我爱帆船
47593积分
583帖子
19精华
帖子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1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