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航海日记 这是刘兴诗写得关于《美洲来的哥伦布》日志,分享给大家

2011-11-19 23:32 · 航海历史
来自: Reserved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一文为了促销一套过时的洋书,不惜把整个中国科普工作贬得一无是处,我的一本书也有幸被点了名.这本书是新闻出版总署主持、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中的一本,我的科幻小说选集<<美洲来的哥伦布>>。

    该文罗列了目录中的一些篇名,便下结论说:"单看这书的内容,你会认为它是 '科普'书,你会认为它跟 '科普'有关吗? '故事'讲到这程度,它跟 '科普'也许就无缘了."这就让我不得不重新阐述一番我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原本在本书的后记中写明了的. 我在后记中,以<<美洲来的哥伦布>>和<<柳江人之迷>>为例,清楚表述了我的科幻小说基本创作观: "幻想,从现实起飞", "科幻小说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继续".据我的粗浅理解,科幻小说最好具有科学和社会两个主题,上述两个观点是不矛盾的.

    1963年,我读英国科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时,其中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中说,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郡马丁源底的泥炭层中挖出8只独木舟, "它们的式样和大小,和现在在美洲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同".不由使我心中一震.因为对考古学有一些了解,深知两个距离遥远、素无来往的民族,其文化特征是不可能完全雷同的.

    从我所从事的第四纪地质的角度,可以推断埋藏独木舟的泥炭生成于四五千年前,其时正值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的一个渔猎时期.一些出海捕鱼的印第安独木舟很容易被横越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冲带入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500年前,同一海流曾将热带美洲的树木冲带到荒凉的挪威海岸,引起诺曼海盗的遐想,扬帆西航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和纽芬兰,为什么不可以将同样性质的古印第安独木舟带到英格兰?其多数或已在途中葬身鱼腹,个别漂到彼岸则是完全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独木舟的地点不在英格兰西海岸,而是内陆湖区,竟有8只之多,至少应有8到16人操作。倘若上述推断属实,这必定不是最初到达的古印第安独木舟,而是一批仿制独木舟。

    由于这是一种偶然事件,不是有意识的探险活动,不可能有成群独木舟同时到达。从常理推想,一只独木舟不能装载多人,亦无妇女随船捕鱼的可能性。唯一的可能是一只侥幸脱险的独木舟抵岸后,其乘员深入内陆湖区,或与土通婚,发展成为一个小部落,按照美洲故乡的方式,制作了一批新独木舟安然生活在新的领地。

    如果这一切推想属实,可以得出两个十分重要的结论。

    墨西哥湾流曾将古印第安独木舟漂送到英格兰.

    诺曼人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被狂妄无知的欧洲种族主义者所蔑视的印第安人,早就发现了他们的欧洲,还在他们的"高贵的"血统中,滴进几滴有色血液.

    无论从考古科学,还是对种族主义的无情批判,无疑这都是很有意义的题材.我决定从科幻小说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遗憾的是当时我还不能立即着手写这篇作品.因为我必须首先排除一 个可能性,古代欧洲有没有和美洲相同的独木舟?假如真有文物特征的巧合,上述推想便完全不能成立了.为了解决这个疑难,我不得不中止这个写作计划.后来在一些考古学者的帮助下,终于在1979年弄清楚了事实,古代欧洲绝无和美洲印第安人完全雷同的独木舟.屈指算来,时间过去了整整16年,这篇科幻小说终于可以开始提笔写了.

    话虽然这样说,我却还不能够马上就写.因为这还涉及三个场景,墨西哥、英格兰和苏格兰。必须把所有的背景资料研究透彻方可动笔。为此,我参阅了大量资料和图片,终于把握住各个特点,才可以如实描写。

    墨西哥一段,我使用了一个古遗址实际场景.其中涉及的文物,无一件是我杜撰的.

    英格兰湖区一段,我按照实景照片和文字资料,联系多变的阴霾天气加以描述.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次模拟航行.如果让现代模拟者乘坐独木舟到达同一地点,末免显得人工斧凿痕迹太重.我参照了海流图,让他漂到附近的苏格兰海岸,也有同样意义,因此又出现了苏格兰海岸的场景.从照片可见那是一道峭壁海岸,可是它是什么颜色呢? 最后我查出是石灰岩峭壁,颜色便可定为灰色了.

    由于有了这些准备工作,所以小说很快一气呵成.心中却还有些不踏实,又刻写为油印稿.广泛寄送给一些朋友,请大家挑毛病提意见.上海少儿社姜英认为漂洋过海一段写得太容易,这是我没有注意把握的一个环节,立刻改写一遍,最后北京金涛认为我 "好像真喝过几两海水"才罢手.后来这篇作品被科幻评论家饶忠华评为 "中国科幻小说重科学流派的代表作",也许有一点根据.

    这篇作品发表后,还有一个尾声.1986年,一个英国伦敦大学的考古学研究生Alice Childs访问我,我请她回去落实一下这个问题.她回国后研究了一番,给我寄来一张地图,查明了莱伊尔所说的马丁湖,今天名叫Marton Mere,距离海滨城市Blackpool只有两公里左右.当年是被一个名叫Thomas Greenwood的人排干,发现那8只独木舟的.我的推想如实,故事是真的.我把一段被忘却的史关发掘出来写成科幻小说,怎能只看一眼标题,就武断认定和科学 "无缘"了?

    我认为科学研究有直接、间接两种.上述从资料研究是间接的,再说一种直接研究的.我在<<美洲来的哥伦布>>一书的后记中,也以<<柳江人之迷>>为例,说明了写作过程.

    1956年,裴文中先生率队在广西柳州白莲洞考察,发现了一批很夺意义的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地层,更加引起了裴文中、贾兰坡先生的注意.自1981年起,裴文中先生委托周国兴主持白莲洞的研究工作,由周负责化石鉴定,童正负责文物鉴定,我负责洞穴地层研究.1982年进一步发现了两枚智人牙齿化石(其中一颗是我的女儿刘嘉宇和小儿子刘宇松在探坑中找到的).继续研究至今,引起海内外关注,在此召开了两次国际古人类和史前文化会议,我也因此受聘为新建的白莲洞洞穴博物馆研究员并在会上获奖.

    我们在研究白莲洞遗址的同时,将注意力投到附近同时代的柳江人头骨发现地点.根据我们在研究,柳江人头骨所在洞穴无有任何原始居住遗址的痕迹.该地距白莲洞仅数公里,其间一片开阔地带,无任何地形障碍.由此我们推想柳江人很可能来源于附近的白莲洞,不知什么原因遗尸此处,后被水流冲入洞中(含化石地层上下的水流痕迹宛然).可是由于不缺乏更多的证据,不能遽尔写成学术论文.(本内容来自于“我要去航海”http://www.51hanghai.com)

    周国兴、童恩正和我,都是 "一知半解"、 "不入流"的科普作家.写论文不成,一下子就十分 "低级"地想到 "讲故事".大家人推我写这篇科幻小说,以故事形式表达我们的见解,以期引起公众注意.我就很 "不入流"的把周国兴 、童恩正 、易光远 、两个孩子和我自己一起都写进了小说.完全实境地摊开科学材料和我们的观点,再在两个孩子的要求下,杜撰了一个故事.叙述两个来自白莲洞的原始人(我们认定柳江人头骨和肢骨,分属一个中年男性和一个女性),先后因故客死在外.为了探讨其死因,我写了三个结尾供读者选择,也欢迎读者提出新的见解,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文章写出来,却迟迟不能发表.因为我为了强调科学性,表示言之有据,自出心裁按学术论文形式,在文末附了一大串参考文献目录(<<美洲来的哥伦布>>也在开始附有莱伊尔<<地质学原理>>中的一段原文,可惜<<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一文的作者连这位鼎鼎大名的洋专家的话也没有看进去).这种非科非文的形式,在文学、科学刊物都不能发表,只好塞进床底躺了许多岁月.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只在<<美洲来的哥伦布>>一书的后记中提了它一下,无法列入集中,这是需要特别说明了.(本内容来自于“我要去航海”http://www.51hanghai.com)

    我写的这两篇科幻小说可能写得不好,推断或有失误,但是不能说是闭门胡思乱想,没有半点科普作用.愚钝的我花了许多年的功夫,研究考证出一篇科幻小说,总不能只皱眉看了一眼目录,尊贵的手连内容和后记都不屑翻一下,一口气就质问了几个为什么,断定这和科普 "无缘".不得不使人感到,这才是真有一些 "居高临下"、好为人师"的意味,透出一股不容商量的霸气.(本内容来自于“我要去航海”http://www.51hanghai.com)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一文为了促销一套过时的洋书,不惜把整个中国科普工作贬得一无是处,我的一本书也有幸被点了名.这本书是新闻出版总署主持、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中的一本,我的科幻小说选集<<美洲来的哥伦布>>。

    该文罗列了目录中的一些篇名,便下结论说:"单看这书的内容,你会认为它是 '科普'书,你会认为它跟 '科普'有关吗? '故事'讲到这程度,它跟 '科普'也许就无缘了."这就让我不得不重新阐述一番我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原本在本书的后记中写明了的. 我在后记中,以<<美洲来的哥伦布>>和<<柳江人之迷>>为例,清楚表述了我的科幻小说基本创作观: "幻想,从现实起飞", "科幻小说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继续".据我的粗浅理解,科幻小说最好具有科学和社会两个主题,上述两个观点是不矛盾的.

    1963年,我读英国科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时,其中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中说,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郡马丁源底的泥炭层中挖出8只独木舟, "它们的式样和大小,和现在在美洲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同".不由使我心中一震.因为对考古学有一些了解,深知两个距离遥远、素无来往的民族,其文化特征是不可能完全雷同的.

    从我所从事的第四纪地质的角度,可以推断埋藏独木舟的泥炭生成于四五千年前,其时正值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的一个渔猎时期.一些出海捕鱼的印第安独木舟很容易被横越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冲带入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500年前,同一海流曾将热带美洲的树木冲带到荒凉的挪威海岸,引起诺曼海盗的遐想,扬帆西航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和纽芬兰,为什么不可以将同样性质的古印第安独木舟带到英格兰?其多数或已在途中葬身鱼腹,个别漂到彼岸则是完全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独木舟的地点不在英格兰西海岸,而是内陆湖区,竟有8只之多,至少应有8到16人操作。倘若上述推断属实,这必定不是最初到达的古印第安独木舟,而是一批仿制独木舟。

    由于这是一种偶然事件,不是有意识的探险活动,不可能有成群独木舟同时到达。从常理推想,一只独木舟不能装载多人,亦无妇女随船捕鱼的可能性。唯一的可能是一只侥幸脱险的独木舟抵岸后,其乘员深入内陆湖区,或与土通婚,发展成为一个小部落,按照美洲故乡的方式,制作了一批新独木舟安然生活在新的领地。

    如果这一切推想属实,可以得出两个十分重要的结论。

    墨西哥湾流曾将古印第安独木舟漂送到英格兰.

    诺曼人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被狂妄无知的欧洲种族主义者所蔑视的印第安人,早就发现了他们的欧洲,还在他们的"高贵的"血统中,滴进几滴有色血液.

    无论从考古科学,还是对种族主义的无情批判,无疑这都是很有意义的题材.我决定从科幻小说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遗憾的是当时我还不能立即着手写这篇作品.因为我必须首先排除一 个可能性,古代欧洲有没有和美洲相同的独木舟?假如真有文物特征的巧合,上述推想便完全不能成立了.为了解决这个疑难,我不得不中止这个写作计划.后来在一些考古学者的帮助下,终于在1979年弄清楚了事实,古代欧洲绝无和美洲印第安人完全雷同的独木舟.屈指算来,时间过去了整整16年,这篇科幻小说终于可以开始提笔写了.

    话虽然这样说,我却还不能够马上就写.因为这还涉及三个场景,墨西哥、英格兰和苏格兰。必须把所有的背景资料研究透彻方可动笔。为此,我参阅了大量资料和图片,终于把握住各个特点,才可以如实描写。

    墨西哥一段,我使用了一个古遗址实际场景.其中涉及的文物,无一件是我杜撰的.

    英格兰湖区一段,我按照实景照片和文字资料,联系多变的阴霾天气加以描述.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次模拟航行.如果让现代模拟者乘坐独木舟到达同一地点,末免显得人工斧凿痕迹太重.我参照了海流图,让他漂到附近的苏格兰海岸,也有同样意义,因此又出现了苏格兰海岸的场景.从照片可见那是一道峭壁海岸,可是它是什么颜色呢? 最后我查出是石灰岩峭壁,颜色便可定为灰色了.

    由于有了这些准备工作,所以小说很快一气呵成.心中却还有些不踏实,又刻写为油印稿.广泛寄送给一些朋友,请大家挑毛病提意见.上海少儿社姜英认为漂洋过海一段写得太容易,这是我没有注意把握的一个环节,立刻改写一遍,最后北京金涛认为我 "好像真喝过几两海水"才罢手.后来这篇作品被科幻评论家饶忠华评为 "中国科幻小说重科学流派的代表作",也许有一点根据.

    这篇作品发表后,还有一个尾声.1986年,一个英国伦敦大学的考古学研究生Alice Childs访问我,我请她回去落实一下这个问题.她回国后研究了一番,给我寄来一张地图,查明了莱伊尔所说的马丁湖,今天名叫Marton Mere,距离海滨城市Blackpool只有两公里左右.当年是被一个名叫Thomas Greenwood的人排干,发现那8只独木舟的.我的推想如实,故事是真的.我把一段被忘却的史关发掘出来写成科幻小说,怎能只看一眼标题,就武断认定和科学 "无缘"了?

    我认为科学研究有直接、间接两种.上述从资料研究是间接的,再说一种直接研究的.我在<<美洲来的哥伦布>>一书的后记中,也以<<柳江人之迷>>为例,说明了写作过程.

    1956年,裴文中先生率队在广西柳州白莲洞考察,发现了一批很夺意义的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地层,更加引起了裴文中、贾兰坡先生的注意.自1981年起,裴文中先生委托周国兴主持白莲洞的研究工作,由周负责化石鉴定,童正负责文物鉴定,我负责洞穴地层研究.1982年进一步发现了两枚智人牙齿化石(其中一颗是我的女儿刘嘉宇和小儿子刘宇松在探坑中找到的).继续研究至今,引起海内外关注,在此召开了两次国际古人类和史前文化会议,我也因此受聘为新建的白莲洞洞穴博物馆研究员并在会上获奖.

    我们在研究白莲洞遗址的同时,将注意力投到附近同时代的柳江人头骨发现地点.根据我们在研究,柳江人头骨所在洞穴无有任何原始居住遗址的痕迹.该地距白莲洞仅数公里,其间一片开阔地带,无任何地形障碍.由此我们推想柳江人很可能来源于附近的白莲洞,不知什么原因遗尸此处,后被水流冲入洞中(含化石地层上下的水流痕迹宛然).可是由于不缺乏更多的证据,不能遽尔写成学术论文.(本内容来自于“我要去航海”http://www.51hanghai.com)

    周国兴、童恩正和我,都是 "一知半解"、 "不入流"的科普作家.写论文不成,一下子就十分 "低级"地想到 "讲故事".大家人推我写这篇科幻小说,以故事形式表达我们的见解,以期引起公众注意.我就很 "不入流"的把周国兴 、童恩正 、易光远 、两个孩子和我自己一起都写进了小说.完全实境地摊开科学材料和我们的观点,再在两个孩子的要求下,杜撰了一个故事.叙述两个来自白莲洞的原始人(我们认定柳江人头骨和肢骨,分属一个中年男性和一个女性),先后因故客死在外.为了探讨其死因,我写了三个结尾供读者选择,也欢迎读者提出新的见解,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文章写出来,却迟迟不能发表.因为我为了强调科学性,表示言之有据,自出心裁按学术论文形式,在文末附了一大串参考文献目录(<<美洲来的哥伦布>>也在开始附有莱伊尔<<地质学原理>>中的一段原文,可惜<<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一文的作者连这位鼎鼎大名的洋专家的话也没有看进去).这种非科非文的形式,在文学、科学刊物都不能发表,只好塞进床底躺了许多岁月.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只在<<美洲来的哥伦布>>一书的后记中提了它一下,无法列入集中,这是需要特别说明了.(本内容来自于“我要去航海”http://www.51hanghai.com)

    我写的这两篇科幻小说可能写得不好,推断或有失误,但是不能说是闭门胡思乱想,没有半点科普作用.愚钝的我花了许多年的功夫,研究考证出一篇科幻小说,总不能只皱眉看了一眼目录,尊贵的手连内容和后记都不屑翻一下,一口气就质问了几个为什么,断定这和科普 "无缘".不得不使人感到,这才是真有一些 "居高临下"、好为人师"的意味,透出一股不容商量的霸气.(本内容来自于“我要去航海”http://www.51hanghai.com)

活着,就是要创造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