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滇舟记 滇船记 2 --- 洱海是此次调查的第二个湖泊。

2009-6-21 00:00 · 许路的中式帆船
来自: 北美地区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洱海是此次调查的第二个湖泊。

    从地图上看,云南的高山湖泊大都是南北走向的狭长形,这大概系其所处的地貌与水系环境导致。先前对洱海并不了解,也没做过什么功课,但既来之则观之。

    6月10日上午,未进古城,先行找船。

    师兄几年前曾逆时针环过洱海,这次领着我们从最北端的江尾顺时针环绕。一进入东岸,沿途基本上靠岸边走,虽然没看到什么船迹,但湖面的风挺好,激起了一层层的白头浪,风向和风力感觉都比较稳定,正是帆船运动的好地方。大概绕了20公里,前面有村庄在半岛形的突出部,还近邻一个小岛,时近正午,想必村里应该有饭吃,于是驱车拐了下去。

    这是双廊镇白族人自建的旅游景区。在村口停船的港湾中,我一眼看到一根桅杆矗在一艘半沉的木船上!兴奋地抢拍了两张全景记录,随即进入村口第一家渔家餐馆,先沉静一下。

    未料渔家苑的院子中竟摆放着一只帆船模型,与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艘船型相似。模型做工粗糙,看似出自本土匠人之手,平底,6道肋骨,没有隔舱,挂有一幅仅有三根帆篙的矩形帆,船艏搭有一个木质拱棚,船尾安有一面向外的刀形舵。

    赶紧问住餐馆的主人,五十岁模样的赵克俊曾经在下关与海东之间跑货船,船的样子就像这只模型,最大的有20多米长,宽4米。赵家自己的船是二十多年前造的,现在就沉置在海底。渔船也有这种样式及同样大小的,上面一般住着兄弟两家,船头和船尾各放一张大床铺,每只船要3-4个人操作。因收网时顾及不了控船,渔船较多的是7-8米长的单篷或是划船,大船较少。村口外面的那只大船,是相邻看海村的,开渔时还能用。洱海开渔期间禁用机器动力渔船,因此老的帆船还在用,但旧船大部分被收购去做旅游景区的船屋了。老赵说,现在如果用栗木新造一艘15米长的船,费用要口万元,依旧按古法比例造,冬季伐木较雨季好,但能不能在海里用就得去向航管局了解。

    今年7月1日开渔,为期一个月。

    渔家苑的隔壁就是当地的造船世家,也被开发成游客参观点,只是午后大门紧闭,未得入内。据说屋主名赵思恩,是第五代的造船世家,现在改行制作帆船模型当旅游商品。

    从村道绕道小港湾的另一头,可以观察那只大船的右舷,其桅杆的位置在船长的口口处,船帆还拢在桅杆上。湾里还停泊着十几只小渔船,桅座的位置更靠前一些,大概口口的样子。仔细一看,小船下面的湖水中,隐约还沉放着几只大船。

    港湾的另一角,岸沿上堆放找一些旧的大船部件,其中桅座约有4米宽,还有1米见长的粗大曲手。岸沿的后面是另一户渔家苑,墙上刷出大幅广告称住宿全部用老船板做成的房间,这些部件大概就是用来装饰的。

    冒着酷暑继续沿东岸环形,直到接近中段的挖色,没有看到另外的船迹。再往前,修建中的道路中断了,得绕行山的背后才能到下关,这就离湖远了,于是原路折返


1.jpg

2.jpg

3.jpg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洱海是此次调查的第二个湖泊。

    从地图上看,云南的高山湖泊大都是南北走向的狭长形,这大概系其所处的地貌与水系环境导致。先前对洱海并不了解,也没做过什么功课,但既来之则观之。

    6月10日上午,未进古城,先行找船。

    师兄几年前曾逆时针环过洱海,这次领着我们从最北端的江尾顺时针环绕。一进入东岸,沿途基本上靠岸边走,虽然没看到什么船迹,但湖面的风挺好,激起了一层层的白头浪,风向和风力感觉都比较稳定,正是帆船运动的好地方。大概绕了20公里,前面有村庄在半岛形的突出部,还近邻一个小岛,时近正午,想必村里应该有饭吃,于是驱车拐了下去。

    这是双廊镇白族人自建的旅游景区。在村口停船的港湾中,我一眼看到一根桅杆矗在一艘半沉的木船上!兴奋地抢拍了两张全景记录,随即进入村口第一家渔家餐馆,先沉静一下。

    未料渔家苑的院子中竟摆放着一只帆船模型,与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艘船型相似。模型做工粗糙,看似出自本土匠人之手,平底,6道肋骨,没有隔舱,挂有一幅仅有三根帆篙的矩形帆,船艏搭有一个木质拱棚,船尾安有一面向外的刀形舵。

    赶紧问住餐馆的主人,五十岁模样的赵克俊曾经在下关与海东之间跑货船,船的样子就像这只模型,最大的有20多米长,宽4米。赵家自己的船是二十多年前造的,现在就沉置在海底。渔船也有这种样式及同样大小的,上面一般住着兄弟两家,船头和船尾各放一张大床铺,每只船要3-4个人操作。因收网时顾及不了控船,渔船较多的是7-8米长的单篷或是划船,大船较少。村口外面的那只大船,是相邻看海村的,开渔时还能用。洱海开渔期间禁用机器动力渔船,因此老的帆船还在用,但旧船大部分被收购去做旅游景区的船屋了。老赵说,现在如果用栗木新造一艘15米长的船,费用要口万元,依旧按古法比例造,冬季伐木较雨季好,但能不能在海里用就得去向航管局了解。

    今年7月1日开渔,为期一个月。

    渔家苑的隔壁就是当地的造船世家,也被开发成游客参观点,只是午后大门紧闭,未得入内。据说屋主名赵思恩,是第五代的造船世家,现在改行制作帆船模型当旅游商品。

    从村道绕道小港湾的另一头,可以观察那只大船的右舷,其桅杆的位置在船长的口口处,船帆还拢在桅杆上。湾里还停泊着十几只小渔船,桅座的位置更靠前一些,大概口口的样子。仔细一看,小船下面的湖水中,隐约还沉放着几只大船。

    港湾的另一角,岸沿上堆放找一些旧的大船部件,其中桅座约有4米宽,还有1米见长的粗大曲手。岸沿的后面是另一户渔家苑,墙上刷出大幅广告称住宿全部用老船板做成的房间,这些部件大概就是用来装饰的。

    冒着酷暑继续沿东岸环形,直到接近中段的挖色,没有看到另外的船迹。再往前,修建中的道路中断了,得绕行山的背后才能到下关,这就离湖远了,于是原路折返


1.jpg

2.jpg

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