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滇舟记 滇船记 10 ---第4次进双廊观5艘洱海老船改做成10间船屋

2009-7-25 00:00 · 许路的中式帆船
来自: 北美地区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18日,第4次进双廊。

    前几天刚听闻蝴蝶泉一带有客栈把5艘洱海老船改做成10间船屋,颇感新鲜而不解,此次途中正好拐进看看。

    在大丽线41公里处往海边拐进两、三百米,果然有家旅舍在路边的田地上架了4艘老船,大小与实测的那艘差不多。木梯从右舷船身的开口通向船内,船中改为客厅,船尾改卫生间,卧室在船头的篷盖内,住起来应该很舒适。

    我注意到其中一间船屋的船首还留有一块610号的铭牌,同样是下关船舶检验颁发。

    双廊的这艘船今次已经下水了,再次上船观察,舵已经搬上船尾甲板,还没装上去。船旁系的小船也插上的桅杆,只是帆还没挂。再次上船测量,量出桅座后侧处的空船吃水深为0.4米。

    傍晚时分终于同赵思恩师傅碰上面。

    赵师傅确认镇里面的这艘老船现在属于公家的了,专门用来做开渔节表演。船原本运渔两用,可载重口口吨,后来赵师傅把船舷改低了一些。现在这艘船长14米多,当地对船的长度概念指含头尾起翘弧度的长度,不同于现代所引用西式造船概念的型长,后者我测量的数据是口口米。

    白族人造洱海船也用模数制,例如这艘船的桅长14米,与船长相当,这一点与福建传统海船的比例相同。帆宽为口口米,以不碰及船尾的操舵为准。帆枋每隔口口米之间安一根,数量根据帆的长度而定。风有八面,洱海船与海船一样可以走七面风。

    船只大小及形状主要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4道横向结构所决定,如果口口口口为内宽6尺,口口口口则为内宽8尺,而口口口为整船最宽处。这几个横截面尺寸连成线,自然就弄清楚了洱海船型前窄后宽中间内凹的花生壳特征的缘故。

    想起梁思成先生当年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轮廓时指出,外部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今年把先生的这段话拿来分析洱海船型的成因,再合适不过了。

    洱海船的船壳板厚度约口口米,单层,平接。其船身板比较讲究,自上而下依次有口板、口口板、口口板、口口4-5道,口口口长二丈八尺。首尾则有口口口,其中船头的弧度大一点,船尾形状也称鞋子头。船底板一共有口对口口张。

    洱海船的舵叶为外展的大刀形,长口米,宽口口米,看上去相当独特,或许内湖不必考虑流的因素,测移不想海船那么明显,也就不需要深插舵和龙骨。赵师傅说大刀形的舵阻力小,调头快。

    海面上有零星铁皮小船在下网捕鱼,赵师傅说,今年7月1日开始就可以捕银鱼,8月1日才开始捕打鱼。赵师傅还说,铁皮船挂帆容易翻,只有技术好的渔民才会用,揭开了我的另一个疑问。

    1958年出生的赵思恩师傅18岁时正式学造船,3个月后就出师自己当老大了,比起福建传统造船业的学徒三年出师,算是相当地速成。

    目前所使用的船尺,一尺为口口米。

    当晚赵师傅终于找出两页族人整理的近代赵氏造船世家简况,我顾不上客套径直掏出相机噼哩叭啦就拍了下来,然后再一浏览,材料提及上世纪50年代末的跃进号和红旗号木帆船原来出自赵氏之手,但未涉及营造方面,赵师傅也感欠缺,于是我们商议两人合作一起把洱海造船的营造法式整理出来。

1.jpg

2.jpg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月18日,第4次进双廊。

    前几天刚听闻蝴蝶泉一带有客栈把5艘洱海老船改做成10间船屋,颇感新鲜而不解,此次途中正好拐进看看。

    在大丽线41公里处往海边拐进两、三百米,果然有家旅舍在路边的田地上架了4艘老船,大小与实测的那艘差不多。木梯从右舷船身的开口通向船内,船中改为客厅,船尾改卫生间,卧室在船头的篷盖内,住起来应该很舒适。

    我注意到其中一间船屋的船首还留有一块610号的铭牌,同样是下关船舶检验颁发。

    双廊的这艘船今次已经下水了,再次上船观察,舵已经搬上船尾甲板,还没装上去。船旁系的小船也插上的桅杆,只是帆还没挂。再次上船测量,量出桅座后侧处的空船吃水深为0.4米。

    傍晚时分终于同赵思恩师傅碰上面。

    赵师傅确认镇里面的这艘老船现在属于公家的了,专门用来做开渔节表演。船原本运渔两用,可载重口口吨,后来赵师傅把船舷改低了一些。现在这艘船长14米多,当地对船的长度概念指含头尾起翘弧度的长度,不同于现代所引用西式造船概念的型长,后者我测量的数据是口口米。

    白族人造洱海船也用模数制,例如这艘船的桅长14米,与船长相当,这一点与福建传统海船的比例相同。帆宽为口口米,以不碰及船尾的操舵为准。帆枋每隔口口米之间安一根,数量根据帆的长度而定。风有八面,洱海船与海船一样可以走七面风。

    船只大小及形状主要由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4道横向结构所决定,如果口口口口为内宽6尺,口口口口则为内宽8尺,而口口口为整船最宽处。这几个横截面尺寸连成线,自然就弄清楚了洱海船型前窄后宽中间内凹的花生壳特征的缘故。

    想起梁思成先生当年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轮廓时指出,外部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今年把先生的这段话拿来分析洱海船型的成因,再合适不过了。

    洱海船的船壳板厚度约口口米,单层,平接。其船身板比较讲究,自上而下依次有口板、口口板、口口板、口口4-5道,口口口长二丈八尺。首尾则有口口口,其中船头的弧度大一点,船尾形状也称鞋子头。船底板一共有口对口口张。

    洱海船的舵叶为外展的大刀形,长口米,宽口口米,看上去相当独特,或许内湖不必考虑流的因素,测移不想海船那么明显,也就不需要深插舵和龙骨。赵师傅说大刀形的舵阻力小,调头快。

    海面上有零星铁皮小船在下网捕鱼,赵师傅说,今年7月1日开始就可以捕银鱼,8月1日才开始捕打鱼。赵师傅还说,铁皮船挂帆容易翻,只有技术好的渔民才会用,揭开了我的另一个疑问。

    1958年出生的赵思恩师傅18岁时正式学造船,3个月后就出师自己当老大了,比起福建传统造船业的学徒三年出师,算是相当地速成。

    目前所使用的船尺,一尺为口口米。

    当晚赵师傅终于找出两页族人整理的近代赵氏造船世家简况,我顾不上客套径直掏出相机噼哩叭啦就拍了下来,然后再一浏览,材料提及上世纪50年代末的跃进号和红旗号木帆船原来出自赵氏之手,但未涉及营造方面,赵师傅也感欠缺,于是我们商议两人合作一起把洱海造船的营造法式整理出来。

1.jpg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