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操舟记 操舟记10---编写了小船计划书,作为页面之一的小船布置图也费了几天在画。

2009-2-24 00:00 · 许路的中式帆船
来自: 北美地区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14-10-12 15:50 编辑

    本地一家老外办的旅游公司对复原传统中国帆船的商业推广感兴趣,托人约谈,于是趁机编写了小船计划书,作为页面之一的小船布置图也费了几天在画。
    先是按郑老的堵行尺寸标点连线画出大样,后面就放开胆子照着05版的海澄26米木帆船布置图画将下去了,船帆没有线图作板,便看着南边帆船的老照片画。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独立绘图,没办法,手下无差,张老师还摸不到边,倒也练人啊。
    画出来的图描上墨线,还过得去,只是看上去眼熟,翻出60版的木帆船普查图一对照,原来除了没有扁担型的龙骨外,与曾经遍布福建海岸线的担仔船线图倒颇为相似,不知道这存在于同一时期的二者是何关系。
    计划书配上郑老手绘设计草图、我试画的布置图,还有放样模型照片三幅插图,完成后发给了黄剑,也发给了海事博物馆,看看他们的反馈。
    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实践,许多节点还是无法重合,一直在琢磨尺寸的张老师发现堵行间距加起来后还是大于(舟参)长,看来我们的功夫还差得远。
    2月15日下午,再次与师兄前往海澄。
    天气不错,郑师傅外出去钉龙船了,郑老在家坐着,看到我们进院子,便打起招呼。
    一直困扰我和张老师好几天的堵行间距问题,在进门后的第一分钟内就解决了,“内行与尾行的位置可以调整,间距便可缩短到二丈。”其实就是这么容易,但也不仅仅那么简单。为母者不变,其余以变应变,原来这就是造船法式的原则,至于如何变得好,变得省,则便是师傅的功夫所在。
    郑老接着说,(舟参)头与(舟参)尾还得各缩进口公分,以架设前后两堵行。(舟参)头另接,长约口口公分。堵行与(舟参)的连接,早时用钩钉,后来改打螺栓。再有(舟参)面两侧需要开槽,称虾蛄口,以令左右两侧的第一路水底帮与(舟参)身连接牢靠,一路帮头尾斜中间平。
    从(舟参)长而(舟参)头(舟参)尾,再与堵行的连结,接着是与水底帮的连结,然后转到水底帮与堵行的连结,再又是栽底极和口极……营造之法便是在于横向与纵向结构之间一而再、再而三地游余贯通,达成最佳连接。
    想起来临近的晋江市,因太平公主号在其地承造而创建了一个水密隔舱造船工艺的项目,接连报市、报省、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正重金请CCTV的团队摄制准备报联合国。以一代十的简单取巧做法,已有简体字运动的先例,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可惜被浪费了的资源。
    这次到海澄除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还有对图对模型地向郑老请教,营造之法如何贯穿于细节?比如船深以口口为母,其它堵行的深度可调,以致笨帮会顺,至于吃水高度,自然就是口口平秦加上水目再加(舟参)高了。原来如此,先前我怎么就船深与吃水的关系理不清楚呢?
    模型只是用来看样,很多结构方面的细节非提得出问题才得以知晓,实际上几年来翻来覆去请教郑老先生的问题不外就是那些,只是每轮提问的时候所处的深度不同,对于答案的理解程度也不同。
    “这样给你说你就听有了。”每当弄明白一个细节,如梦初醒的时候,总会听到老先生说这句话。
    时间还早,我便端着模型就帆船部件的当地称法向郑老先生再请教一遍。古籍里有关福建帆船部件的名称,较早见于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始任巡台御史黄叔璥所著的《台海使槎录》,系以官话拟音糅合了漳、泉、侯三地方言的称法,其后的《厦门志》、《金门志》、《清史稿》也基本沿用这种拟音称法。但是今天不管在漳州、泉州、福州的任一地方,当地造船工匠使用的称法有一些就与古籍所载完全对不上了。
    先前赶缯战船复原研究的第一个样本太平公主号之所以仅有七成的复原程度,主要原因就是约有百分之十的部件对不上号,至今都还没弄明白。这次以民国造船图谱作为原型的小船计划,在史料、称法、掌线师傅三个方面皆同出于海澄郑家,则避免了类似的缺失。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部件称法、造船顺序、设计方法、选料与用料几个方面已做了系列的记录,并且初步形成体系。
    那么下一步呢?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虫宁宁 于 2014-10-12 15:50 编辑

    本地一家老外办的旅游公司对复原传统中国帆船的商业推广感兴趣,托人约谈,于是趁机编写了小船计划书,作为页面之一的小船布置图也费了几天在画。
    先是按郑老的堵行尺寸标点连线画出大样,后面就放开胆子照着05版的海澄26米木帆船布置图画将下去了,船帆没有线图作板,便看着南边帆船的老照片画。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独立绘图,没办法,手下无差,张老师还摸不到边,倒也练人啊。
    画出来的图描上墨线,还过得去,只是看上去眼熟,翻出60版的木帆船普查图一对照,原来除了没有扁担型的龙骨外,与曾经遍布福建海岸线的担仔船线图倒颇为相似,不知道这存在于同一时期的二者是何关系。
    计划书配上郑老手绘设计草图、我试画的布置图,还有放样模型照片三幅插图,完成后发给了黄剑,也发给了海事博物馆,看看他们的反馈。
    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实践,许多节点还是无法重合,一直在琢磨尺寸的张老师发现堵行间距加起来后还是大于(舟参)长,看来我们的功夫还差得远。
    2月15日下午,再次与师兄前往海澄。
    天气不错,郑师傅外出去钉龙船了,郑老在家坐着,看到我们进院子,便打起招呼。
    一直困扰我和张老师好几天的堵行间距问题,在进门后的第一分钟内就解决了,“内行与尾行的位置可以调整,间距便可缩短到二丈。”其实就是这么容易,但也不仅仅那么简单。为母者不变,其余以变应变,原来这就是造船法式的原则,至于如何变得好,变得省,则便是师傅的功夫所在。
    郑老接着说,(舟参)头与(舟参)尾还得各缩进口公分,以架设前后两堵行。(舟参)头另接,长约口口公分。堵行与(舟参)的连接,早时用钩钉,后来改打螺栓。再有(舟参)面两侧需要开槽,称虾蛄口,以令左右两侧的第一路水底帮与(舟参)身连接牢靠,一路帮头尾斜中间平。
    从(舟参)长而(舟参)头(舟参)尾,再与堵行的连结,接着是与水底帮的连结,然后转到水底帮与堵行的连结,再又是栽底极和口极……营造之法便是在于横向与纵向结构之间一而再、再而三地游余贯通,达成最佳连接。
    想起来临近的晋江市,因太平公主号在其地承造而创建了一个水密隔舱造船工艺的项目,接连报市、报省、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正重金请CCTV的团队摄制准备报联合国。以一代十的简单取巧做法,已有简体字运动的先例,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可惜被浪费了的资源。
    这次到海澄除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还有对图对模型地向郑老请教,营造之法如何贯穿于细节?比如船深以口口为母,其它堵行的深度可调,以致笨帮会顺,至于吃水高度,自然就是口口平秦加上水目再加(舟参)高了。原来如此,先前我怎么就船深与吃水的关系理不清楚呢?
    模型只是用来看样,很多结构方面的细节非提得出问题才得以知晓,实际上几年来翻来覆去请教郑老先生的问题不外就是那些,只是每轮提问的时候所处的深度不同,对于答案的理解程度也不同。
    “这样给你说你就听有了。”每当弄明白一个细节,如梦初醒的时候,总会听到老先生说这句话。
    时间还早,我便端着模型就帆船部件的当地称法向郑老先生再请教一遍。古籍里有关福建帆船部件的名称,较早见于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始任巡台御史黄叔璥所著的《台海使槎录》,系以官话拟音糅合了漳、泉、侯三地方言的称法,其后的《厦门志》、《金门志》、《清史稿》也基本沿用这种拟音称法。但是今天不管在漳州、泉州、福州的任一地方,当地造船工匠使用的称法有一些就与古籍所载完全对不上了。
    先前赶缯战船复原研究的第一个样本太平公主号之所以仅有七成的复原程度,主要原因就是约有百分之十的部件对不上号,至今都还没弄明白。这次以民国造船图谱作为原型的小船计划,在史料、称法、掌线师傅三个方面皆同出于海澄郑家,则避免了类似的缺失。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部件称法、造船顺序、设计方法、选料与用料几个方面已做了系列的记录,并且初步形成体系。
    那么下一步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