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早在过大西洋前, 同道者在坎纳利群岛认识了两条非常友好的船.---《大西洋航游760天》

2020-7-14 08:13 · 林静的航海生活
来自: 山东烟台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早在过大西洋前, 同道者在坎纳利群岛认识了两条非常友好的船,一条是以色列船「阿卢酋」,另一条是澳大利亚船「阿玛兰斯」。我们三条船结伴从加勒比的圣马丁一直行到美国的切萨比克湾(马里兰州)。彼此之间的了解比其他船要深得多。

      「阿卢酋」的船主是五十岁的瑞玛和四十八岁的马丁。他们是来自以色列的犹太人。其实他们都不是出生在以色列的。瑞玛是美国犹太人,她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医生家庭。十六岁时,瑞玛一个人去以色列度假,遇上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从此就定居在了那里。瑞玛的父亲是以色列(Israel State)的积极支持者,对瑞玛选择定居以色列非常支持。马丁是有一半犹太血统的荷兰人,他母亲是犹太人。按照犹太教母亲承袭犹太血统。马丁有一双碧蓝的眼睛,看长相根本看不出他的犹太血统。马丁是瑞玛的第二任丈夫。

       瑞玛是个游泳教练,专教那些有残疾的智障儿童游泳。经常运动的人就是不一样,五十岁了,瑞玛仍然结实性感,可以看出瑞玛年轻时是个魔鬼身材的辣妹。加上阳光的性格,慷慨的为人,善良的心地(可能是跟残障儿童工作的原因),瑞玛在我们的航海圈子里很有人缘。马丁是个修船技师,在以色列游艇会有一个自己的小生意。马丁身材高大,健美壮硕,一表人材。两个人帅哥美女,非常般配。瑞玛是家里的主心骨,大事都是她拿注意。

       瑞玛和马丁已经在「阿卢酋」上生活十年了,两个人没有房子,以船为家,在以色列就住在游艇会里。马丁做的就是船的技术维修生意,所以阿卢酋里里外外整得非常适合居住。比如说船上有两个烤箱,一个烧电,在游艇会有外接电源时用,另一个烧煤气,在海上抛锚时用。瑞玛是个极好的厨师,我跟她学了很多在船上很实用的食谱。他们自己设计的接雨水装置堪称巧妙,船上带有洗衣机。在以色列生活了三十多年后,瑞玛决定回美国。他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把阿卢酋航过地中海,穿过大西洋最后回到了美国。在马里兰州他们把船卖了,后来在佛罗里达买了个小生意,在海边租独木艇给游客,这是后话。

       瑞玛和马丁经济上并不宽裕。经常走着走着就没钱了,然后停下来在游艇会打打工,挣点钱再继续走。尽管如此,瑞玛和马丁是我航海时认识的最慷慨的朋友之一,远远要比有些非常有钱的人大方。瑞玛经常在「阿卢酋」上开饭局,叫一帮人在他们船上又吃又喝。她做的苹果Pancake,咖喱,pita饼,pizza老公赞不绝口,后来我学着给他做,很容易成功。

      在圣马丁,阿卢酋又停下来打工了。马丁在荷兰属地的游艇会找道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同道者」和「阿卢酋」、「阿马兰斯」都在圣马丁抛锚不短的时间,三条船来往甚密,彼此结下甚厚友谊,特别是和阿卢酋。

       基督教的复活节在犹太教叫逾越节(Passover)。逾越节那一天「阿卢酋」挂上了一面巨大的以色列国旗,旗帜如此之大以至于旗角都拖到水里了。几条不同国籍船的犹太人聚集在一起过节。瑞玛事先已经和我们打好了招呼,这一天他们要和犹太同胞过,意思是让我们给他们空间,别粘着他们。

       无疑,瑞玛和马丁都是民族意识很强的犹太人,他们为人很友好,很nice。可一旦谈起中东的局势来,那种忿忿的情绪马上就暴露出来。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恨他们(穆斯林)",那种口气好像是你死我活。中东这个是非之地,仇恨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已经找不到源头了。犹太人认为耶路撒冷周围的那片土地是神赐给他们的;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住在那片土地上,住的时间不比犹太人短。以色列人口增长需要土地,巴勒斯坦人也不想失去家园。。

       有人说中东是个死局,一千年以后可能还在打。了解得越多对前景越悲观,因为太太太复杂了。短期的、长期的、当今的、历史的。。。这个死结盘根错节根本找不到头绪。曾经有政客推行画国界的政策,听着好像是个上策,事实上根本无法执行。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讲犹太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Barenboim一生致力于中东的对话。瑞玛和马丁只是普通的犹太人,他们的境界可能还没有达到Barenboim的高度。但瑞玛绝不是头脑简单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有一件事让我对她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我们船友之间曾传看过一本书叫「放风筝的人」,这是一个留美的阿富汗人写的小说,我和老公都看了。这本书完全站在西方人的角度,用西方的价值观来鞭挞阿富汗的内部状况。小说当然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还拍成了电影。瑞玛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浅薄,作者在卖弄他阿富汗人的身份,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对穆斯林有着如此仇恨的瑞玛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还是能够客观地看问题的。她看到了什么?我们作为中东地区的外人恐怕永远也不能理解。

       二次大战犹太人的遭遇让全世界反省,既然是全世界反省犹太人也不能例外。

27.png
fbi333888 来自: 中国
看第二遍了,太好看了。
2020-7-14 08:13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早在过大西洋前, 同道者在坎纳利群岛认识了两条非常友好的船,一条是以色列船「阿卢酋」,另一条是澳大利亚船「阿玛兰斯」。我们三条船结伴从加勒比的圣马丁一直行到美国的切萨比克湾(马里兰州)。彼此之间的了解比其他船要深得多。

      「阿卢酋」的船主是五十岁的瑞玛和四十八岁的马丁。他们是来自以色列的犹太人。其实他们都不是出生在以色列的。瑞玛是美国犹太人,她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医生家庭。十六岁时,瑞玛一个人去以色列度假,遇上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从此就定居在了那里。瑞玛的父亲是以色列(Israel State)的积极支持者,对瑞玛选择定居以色列非常支持。马丁是有一半犹太血统的荷兰人,他母亲是犹太人。按照犹太教母亲承袭犹太血统。马丁有一双碧蓝的眼睛,看长相根本看不出他的犹太血统。马丁是瑞玛的第二任丈夫。

       瑞玛是个游泳教练,专教那些有残疾的智障儿童游泳。经常运动的人就是不一样,五十岁了,瑞玛仍然结实性感,可以看出瑞玛年轻时是个魔鬼身材的辣妹。加上阳光的性格,慷慨的为人,善良的心地(可能是跟残障儿童工作的原因),瑞玛在我们的航海圈子里很有人缘。马丁是个修船技师,在以色列游艇会有一个自己的小生意。马丁身材高大,健美壮硕,一表人材。两个人帅哥美女,非常般配。瑞玛是家里的主心骨,大事都是她拿注意。

       瑞玛和马丁已经在「阿卢酋」上生活十年了,两个人没有房子,以船为家,在以色列就住在游艇会里。马丁做的就是船的技术维修生意,所以阿卢酋里里外外整得非常适合居住。比如说船上有两个烤箱,一个烧电,在游艇会有外接电源时用,另一个烧煤气,在海上抛锚时用。瑞玛是个极好的厨师,我跟她学了很多在船上很实用的食谱。他们自己设计的接雨水装置堪称巧妙,船上带有洗衣机。在以色列生活了三十多年后,瑞玛决定回美国。他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把阿卢酋航过地中海,穿过大西洋最后回到了美国。在马里兰州他们把船卖了,后来在佛罗里达买了个小生意,在海边租独木艇给游客,这是后话。

       瑞玛和马丁经济上并不宽裕。经常走着走着就没钱了,然后停下来在游艇会打打工,挣点钱再继续走。尽管如此,瑞玛和马丁是我航海时认识的最慷慨的朋友之一,远远要比有些非常有钱的人大方。瑞玛经常在「阿卢酋」上开饭局,叫一帮人在他们船上又吃又喝。她做的苹果Pancake,咖喱,pita饼,pizza老公赞不绝口,后来我学着给他做,很容易成功。

      在圣马丁,阿卢酋又停下来打工了。马丁在荷兰属地的游艇会找道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同道者」和「阿卢酋」、「阿马兰斯」都在圣马丁抛锚不短的时间,三条船来往甚密,彼此结下甚厚友谊,特别是和阿卢酋。

       基督教的复活节在犹太教叫逾越节(Passover)。逾越节那一天「阿卢酋」挂上了一面巨大的以色列国旗,旗帜如此之大以至于旗角都拖到水里了。几条不同国籍船的犹太人聚集在一起过节。瑞玛事先已经和我们打好了招呼,这一天他们要和犹太同胞过,意思是让我们给他们空间,别粘着他们。

       无疑,瑞玛和马丁都是民族意识很强的犹太人,他们为人很友好,很nice。可一旦谈起中东的局势来,那种忿忿的情绪马上就暴露出来。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恨他们(穆斯林)",那种口气好像是你死我活。中东这个是非之地,仇恨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已经找不到源头了。犹太人认为耶路撒冷周围的那片土地是神赐给他们的;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住在那片土地上,住的时间不比犹太人短。以色列人口增长需要土地,巴勒斯坦人也不想失去家园。。

       有人说中东是个死局,一千年以后可能还在打。了解得越多对前景越悲观,因为太太太复杂了。短期的、长期的、当今的、历史的。。。这个死结盘根错节根本找不到头绪。曾经有政客推行画国界的政策,听着好像是个上策,事实上根本无法执行。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讲犹太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Barenboim一生致力于中东的对话。瑞玛和马丁只是普通的犹太人,他们的境界可能还没有达到Barenboim的高度。但瑞玛绝不是头脑简单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有一件事让我对她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我们船友之间曾传看过一本书叫「放风筝的人」,这是一个留美的阿富汗人写的小说,我和老公都看了。这本书完全站在西方人的角度,用西方的价值观来鞭挞阿富汗的内部状况。小说当然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还拍成了电影。瑞玛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浅薄,作者在卖弄他阿富汗人的身份,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对穆斯林有着如此仇恨的瑞玛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她还是能够客观地看问题的。她看到了什么?我们作为中东地区的外人恐怕永远也不能理解。

       二次大战犹太人的遭遇让全世界反省,既然是全世界反省犹太人也不能例外。

27.png
看第二遍了,太好看了。
2020-7-14 08: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1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