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更路簿与老船长

来自: 辽宁大连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jpg    

    《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是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它使用天干地支历法计时,使用八卦、自然天象和罗盘、计量尺的用词来表明方位,详细记录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和岛礁特征,它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其中的“更”既指角度,也指时间。路,即里程。由于海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以地名间的间距来标示“路”。于是《更路簿》中的“路”,是一种虚拟的形态,它只有跟“更”和罗盘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更路”(即航线)表示里程。概括地说,“更路”既表示时间又表示航向和里程。簿,就是今天说的“本子”。
3.jpg

    更路簿早期主要是以家族或师徒关系口头方式承传的,传承600余年。2008年6月,更路簿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更路簿记录着历代渔民出海航行,使得南海研究有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基础,也让来自历史、文化、经济、法律、海洋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能够突破原有的资料局限和语言障碍全方位进行研究,甚至有学者提出更路簿是一门学问。
1.jpg


老船长王书保:南海行船,《更路簿》最可靠

wangbaoshu.jpg


    2015年11月,作为《更路簿》传承人之一,琼海潭门老船长王书保带领着30名学员驾驶着渔船,从潭门行驶至西沙。
  这一次的航行,他们没有用卫星定位系统,所有的线路定位都是依靠那本祖上传下来的《更路簿》,王书保在船上手把手地教这些年轻人使用罗庚、《更路簿》定位。当渔船安全准确地行驶至西沙群岛时,船上的学员们无不为这本南海奇书的神奇和王书保精湛的航海技术称奇叫绝。

   这本《更路簿》,王书保的祖父记、父亲记,内容代代不断更新,记录着南海各个岛礁线路图和传统渔场所在地,凝结着世代在南海谋生的王家几代的心血。如今,作为《更路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王书保,在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闯南海的经历后,他更是感觉到《更路簿》在南海文化的重要意义,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更路簿》,更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更路簿》的传承之中。
 今年57岁的王书保, 18岁就开始出海捕鱼。28岁时就当上了轮机长。他手中保存的那本《更路簿》传自他的父亲,而他那位经验丰富的父亲,手中的《更路簿》则传自于王书保的祖父,而他祖父的《更路簿》也是从上一代手中接过……与其他版本的《更路簿》一样,这本抄写在笔记本上的《更路簿》,凝结着世代在南海谋生的王家几代人的心血。
5.jpg

 “待到我掌船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潭门渔民都用上了机帆船,但我依旧用《更路簿》来定位航线。”王书保说,都说《更路簿》只适合用于木帆船时代,那时他每次出海前,都会拿出《更路簿》计算一番,便知道行船轨迹。
  王书保这样解释机帆船上使用《更路簿》的秘诀,他根据航速、水流、风速、时间的计算,可以算出航船的实际行驶里程,然后以一更10海里,将行驶距离换算成更数,这样就可以用《更路簿》的记载导航了。王书保说,他一直用着《更路簿》上记载的线路进行导航,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 “都说现在用上了卫星导航,《更路簿》没有用了,但你可曾想过,如果一旦现代化定位设备失灵,在海上如何行船?因此在南海上行船,最可靠的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更路簿》。”
11.jpg

  王书保说到这里,还讲了20多年前他在南海上的一个亲身经历。1987年秋天,王书保驾驶一艘机帆船前往西沙捕鱼,一路上,他严格按照《更路簿》上记载的航线行驶,在航行途中,王书保遇见一艘从三亚榆林港开出向南行驶的轮船,这艘轮船航速较快,不一会在海面上就不见了踪影。第二天上午,当王书保的渔船行驶至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时,却发现昨天见到的那艘轮船缓慢地朝海南岛方向行驶,觉得蹊跷的王书保通过电台与轮船取得了联系。
  在电台里,轮船的船长告诉他,这艘轮船的目的地是西沙永兴岛,定位系统采用的是无线电罗兰器定位,由于那天罗兰器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导致轮船偏离了原有航线。轮船的驾驶者将船驶入永兴岛附近海域时,费了好大的劲都没有找到永兴岛,无奈之下又将船开了回来,并且一边开一边重新定位寻找永兴岛。当王书保发现这艘找不到目的地的船时,它已经在永兴岛附近海域来回转了多趟。
  “一旦定位系统偏航太多,距离目标岛屿太远,在茫茫大海上是用肉眼看不到岛屿的。”王书保说。后来,王书保让自己的渔船为轮船引路,轮船才准确地驶入永兴岛码头。

  老船长苏承芬:《更路簿》助渔民避海上凶险
suchengfen.jpg

    走进潭门镇草堂村81岁的老船长苏承芬家中,摆放着一只木船模型。这是他凭借着帆船时代的记忆,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手工打造而成的。

    1948年,13岁的苏承芬在父亲的带领下,步行来到文昌清澜港,开始了他55年的航海捕鱼生涯。也许是年纪太小,第一次出海的苏承芬对于那段经历并没有太多的记忆。9年后,22岁的苏承芬在船上学习了系列航海技能后,从父亲手中接过《更路簿》和罗盘,成为一名掌舵的船长。这时候起,苏承芬的肩上便压上了全船人生死的重担。他深知,在这本记录了南海线路图的《更路簿》的背后,还需要掌握航海经验,学会从海水、云朵的变化中看出大海、天气的脾气。
 “这些经验都是老一辈渔民用生命总结出来的。”用苏承芬的话来说,这一辈子,他严格按照《更路簿》行船,没有出过大事,但大海的凶险他却领教过许多。最难忘的是1973年的那次赴西沙捕鱼,当时和他一起远赴西沙的还有一艘潭门镇刚刚建造的大吨位渔船,船上有30多人。一个晚上,苏承芬驾驶的渔船正在永兴岛附近作业,夜间他猛然发现海水的颜色不对,已有多年航船经验的他立刻将船开往永兴岛内避风浪,三天时间里,***裹挟着十多米高的海浪,发出怒吼冲向永兴岛的礁盘。
  几天后,风浪过去的永兴岛附近海域一片安静。而那艘大船以及船上的30多人,都没有回来。
  “潭门有一句古话,叫做‘自古行船半条命’,这一点都不假。”这位安全行船了一辈子的老船长说,在1974年后的那几年时间里,他只要想到永兴岛上的这些场景,他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大海行船,马虎不得,一个技术过硬的老船长,不仅要牢牢掌握《更路簿》的行船线路,还要把这些航海技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老船长陈在清:接过《更路簿》便成掌舵人

chenzaiqing.jpg


     在老一辈潭门渔民记忆里,将《更路簿》交给下一代掌舵人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接过《更路簿》,除了接过那艘承载了全家人生计的渔船,还有全船人的生命。
   1968年,陈在清33岁。那年他和父亲出海回到潭门后,年近六旬的父亲郑重地将一本一指多厚的祖传手抄本《更路簿》交给他,叮嘱他一定要按照《更路簿》上的要求行船,更要保管好——那是闯海人赖以生存的秘籍。
  接过这本残破不全的小册子,陈在清顿时感觉责任重大,父亲之所以将它交给他,不仅考虑到他是家中的长子,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在船上的摸爬滚打,他已经能够独立掌控船只。对于一个潭门渔民家庭来说,是时候让他挑起全家人的生计了。
  这本《更路簿》,陈在清仅仅用了4年多,1973年农历十月的那次出海,37岁的陈在清开上了机帆船。船上配备了收音机,能够接收到最新天气预报。从出发的那一刻起,一个问题就在他脑海中打转:机帆船比木帆船的速度快很多,不能用传统的计更方式来测量距离,天气预报又是现成的,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更路簿》是否没有用了?
  当船行驶到永乐群岛附近海域作业时,海水的颜色已经开始泛出浑浊,多年前父亲教导的判断风暴的经验,再加上对日落的观测,他判断风暴很快就会到来。此时,收音机里传来了风暴即将到来的天气预报。陈在清将船开至琛航岛避风浪,船刚刚进港不久,风暴如期而至,人船相安无事。风暴过后,当他将船驶入东岛附近,只见整个岛屿一片狼藉,岛上的树枝都被狂风打断了。陈在清觉得很庆幸,如果仅仅凭借天气预报判断天气,没有《更路簿》和父亲传授的那些经验,很难逃过这次大难。
  再返南海,《更路簿》成了南海主权的证据。
4.jpg

  1992年,57岁的陈在清又一次出发前往南沙。这一次,他的船上载了一位特殊的乘客,是一名独臂老教授。开船前,送教授上船的当地干部一再叮嘱陈在清一定要照料好老教授的安全。一路上,老教授每到一处岛礁,都会亲自下水从岛礁礁盘上寻找一些残破瓷器碎片。渔船按照传统《更路簿》规划路线,一路沿着南沙各个岛礁,行驶到了曾母暗沙。老教授沿途搜集了中国渔民使用过的器具,其中包括发现了一根清代佛山出产的铁锚。
  陈在清和老教授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这位老教授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恒杰教授,他这次来的目的是前往南沙考古,搜集中国渔民在南沙生产作业的证据。他这次在南沙考古的成果,成为我国古代渔民世世代代在南沙生产生活的有力证据。到了后来,陈在清号召船上的渔民们主动下礁盘,帮助王教授寻找这些水下文物。
  在途中陈在清想起了那本早已遗忘的《更路簿》,记录着祖辈们闯南沙的点点滴滴,也是中国渔民世世代代在南海海域耕海牧渔的重要证据。
     这次航行结束回到家中,陈在清找出那本已被遗忘在角落里多年的祖传《更路簿》,小心翼翼地包裹好,吊在他认为最安全的房梁上。
6.jpg

    那一次从南海返回,陈在清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为了给自己挑选一名优秀接班人,他思考了多个晚上,最后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他没有将船长一职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自己22岁的侄子陈则波。
 在陈在清眼里,陈则波“脑子活,胆子大,遇到突发事件能够随机应变。”
 陈则波接过了大伯的轮舵。他没有让那位富有正义感、民族感的大伯失望,当上船长后的陈则波带领着村里的渔民们勇闯南沙、中沙海域,并多次奔赴他的父辈、祖辈们曾经前往的黄岩岛附近海域作业。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12年,陈则波曾多次被菲律宾当局非法扣押,他的渔船也曾被菲律宾军舰撞沉。这几起事件中,陈则波宁愿被菲律宾当局扣押,也始终没有在菲律宾提供的承认黄岩岛是菲律宾的文件上签字。
 遗憾的是,陈家那本《更路簿》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2012年,当有学者提出看一眼这本祖传《更路簿》时,陈在清让人爬着梯子,将那本藏在房梁上多年的《更路簿》取下,却发现它已被老鼠啃咬得残破不全,用手轻轻一碰,立刻化成了碎片。
 每当夕阳西下,吃过晚饭的陈在清喜欢散步至离家不远的潭门港,看一看挤满港口的新式渔船。采访中,他提出要和侄子陈则波在港口合一张影。当新老两代船长站在一起,这位81岁的老船长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老一辈船长和《更路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南海是他们年轻人的时代。”
11.jpg
花版主根据“搜狐历史”的资料整理,图片转自网络。
编辑:华杨




登录航海网,拥抱全世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jpg    

    《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是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它使用天干地支历法计时,使用八卦、自然天象和罗盘、计量尺的用词来表明方位,详细记录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和岛礁特征,它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其中的“更”既指角度,也指时间。路,即里程。由于海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以地名间的间距来标示“路”。于是《更路簿》中的“路”,是一种虚拟的形态,它只有跟“更”和罗盘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更路”(即航线)表示里程。概括地说,“更路”既表示时间又表示航向和里程。簿,就是今天说的“本子”。
3.jpg

    更路簿早期主要是以家族或师徒关系口头方式承传的,传承600余年。2008年6月,更路簿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更路簿记录着历代渔民出海航行,使得南海研究有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基础,也让来自历史、文化、经济、法律、海洋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能够突破原有的资料局限和语言障碍全方位进行研究,甚至有学者提出更路簿是一门学问。
1.jpg


老船长王书保:南海行船,《更路簿》最可靠

wangbaoshu.jpg


    2015年11月,作为《更路簿》传承人之一,琼海潭门老船长王书保带领着30名学员驾驶着渔船,从潭门行驶至西沙。
  这一次的航行,他们没有用卫星定位系统,所有的线路定位都是依靠那本祖上传下来的《更路簿》,王书保在船上手把手地教这些年轻人使用罗庚、《更路簿》定位。当渔船安全准确地行驶至西沙群岛时,船上的学员们无不为这本南海奇书的神奇和王书保精湛的航海技术称奇叫绝。

   这本《更路簿》,王书保的祖父记、父亲记,内容代代不断更新,记录着南海各个岛礁线路图和传统渔场所在地,凝结着世代在南海谋生的王家几代的心血。如今,作为《更路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王书保,在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闯南海的经历后,他更是感觉到《更路簿》在南海文化的重要意义,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更路簿》,更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更路簿》的传承之中。
 今年57岁的王书保, 18岁就开始出海捕鱼。28岁时就当上了轮机长。他手中保存的那本《更路簿》传自他的父亲,而他那位经验丰富的父亲,手中的《更路簿》则传自于王书保的祖父,而他祖父的《更路簿》也是从上一代手中接过……与其他版本的《更路簿》一样,这本抄写在笔记本上的《更路簿》,凝结着世代在南海谋生的王家几代人的心血。
5.jpg

 “待到我掌船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潭门渔民都用上了机帆船,但我依旧用《更路簿》来定位航线。”王书保说,都说《更路簿》只适合用于木帆船时代,那时他每次出海前,都会拿出《更路簿》计算一番,便知道行船轨迹。
  王书保这样解释机帆船上使用《更路簿》的秘诀,他根据航速、水流、风速、时间的计算,可以算出航船的实际行驶里程,然后以一更10海里,将行驶距离换算成更数,这样就可以用《更路簿》的记载导航了。王书保说,他一直用着《更路簿》上记载的线路进行导航,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 “都说现在用上了卫星导航,《更路簿》没有用了,但你可曾想过,如果一旦现代化定位设备失灵,在海上如何行船?因此在南海上行船,最可靠的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更路簿》。”
11.jpg

  王书保说到这里,还讲了20多年前他在南海上的一个亲身经历。1987年秋天,王书保驾驶一艘机帆船前往西沙捕鱼,一路上,他严格按照《更路簿》上记载的航线行驶,在航行途中,王书保遇见一艘从三亚榆林港开出向南行驶的轮船,这艘轮船航速较快,不一会在海面上就不见了踪影。第二天上午,当王书保的渔船行驶至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时,却发现昨天见到的那艘轮船缓慢地朝海南岛方向行驶,觉得蹊跷的王书保通过电台与轮船取得了联系。
  在电台里,轮船的船长告诉他,这艘轮船的目的地是西沙永兴岛,定位系统采用的是无线电罗兰器定位,由于那天罗兰器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导致轮船偏离了原有航线。轮船的驾驶者将船驶入永兴岛附近海域时,费了好大的劲都没有找到永兴岛,无奈之下又将船开了回来,并且一边开一边重新定位寻找永兴岛。当王书保发现这艘找不到目的地的船时,它已经在永兴岛附近海域来回转了多趟。
  “一旦定位系统偏航太多,距离目标岛屿太远,在茫茫大海上是用肉眼看不到岛屿的。”王书保说。后来,王书保让自己的渔船为轮船引路,轮船才准确地驶入永兴岛码头。

  老船长苏承芬:《更路簿》助渔民避海上凶险
suchengfen.jpg

    走进潭门镇草堂村81岁的老船长苏承芬家中,摆放着一只木船模型。这是他凭借着帆船时代的记忆,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手工打造而成的。

    1948年,13岁的苏承芬在父亲的带领下,步行来到文昌清澜港,开始了他55年的航海捕鱼生涯。也许是年纪太小,第一次出海的苏承芬对于那段经历并没有太多的记忆。9年后,22岁的苏承芬在船上学习了系列航海技能后,从父亲手中接过《更路簿》和罗盘,成为一名掌舵的船长。这时候起,苏承芬的肩上便压上了全船人生死的重担。他深知,在这本记录了南海线路图的《更路簿》的背后,还需要掌握航海经验,学会从海水、云朵的变化中看出大海、天气的脾气。
 “这些经验都是老一辈渔民用生命总结出来的。”用苏承芬的话来说,这一辈子,他严格按照《更路簿》行船,没有出过大事,但大海的凶险他却领教过许多。最难忘的是1973年的那次赴西沙捕鱼,当时和他一起远赴西沙的还有一艘潭门镇刚刚建造的大吨位渔船,船上有30多人。一个晚上,苏承芬驾驶的渔船正在永兴岛附近作业,夜间他猛然发现海水的颜色不对,已有多年航船经验的他立刻将船开往永兴岛内避风浪,三天时间里,***裹挟着十多米高的海浪,发出怒吼冲向永兴岛的礁盘。
  几天后,风浪过去的永兴岛附近海域一片安静。而那艘大船以及船上的30多人,都没有回来。
  “潭门有一句古话,叫做‘自古行船半条命’,这一点都不假。”这位安全行船了一辈子的老船长说,在1974年后的那几年时间里,他只要想到永兴岛上的这些场景,他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大海行船,马虎不得,一个技术过硬的老船长,不仅要牢牢掌握《更路簿》的行船线路,还要把这些航海技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老船长陈在清:接过《更路簿》便成掌舵人

chenzaiqing.jpg


     在老一辈潭门渔民记忆里,将《更路簿》交给下一代掌舵人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接过《更路簿》,除了接过那艘承载了全家人生计的渔船,还有全船人的生命。
   1968年,陈在清33岁。那年他和父亲出海回到潭门后,年近六旬的父亲郑重地将一本一指多厚的祖传手抄本《更路簿》交给他,叮嘱他一定要按照《更路簿》上的要求行船,更要保管好——那是闯海人赖以生存的秘籍。
  接过这本残破不全的小册子,陈在清顿时感觉责任重大,父亲之所以将它交给他,不仅考虑到他是家中的长子,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在船上的摸爬滚打,他已经能够独立掌控船只。对于一个潭门渔民家庭来说,是时候让他挑起全家人的生计了。
  这本《更路簿》,陈在清仅仅用了4年多,1973年农历十月的那次出海,37岁的陈在清开上了机帆船。船上配备了收音机,能够接收到最新天气预报。从出发的那一刻起,一个问题就在他脑海中打转:机帆船比木帆船的速度快很多,不能用传统的计更方式来测量距离,天气预报又是现成的,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更路簿》是否没有用了?
  当船行驶到永乐群岛附近海域作业时,海水的颜色已经开始泛出浑浊,多年前父亲教导的判断风暴的经验,再加上对日落的观测,他判断风暴很快就会到来。此时,收音机里传来了风暴即将到来的天气预报。陈在清将船开至琛航岛避风浪,船刚刚进港不久,风暴如期而至,人船相安无事。风暴过后,当他将船驶入东岛附近,只见整个岛屿一片狼藉,岛上的树枝都被狂风打断了。陈在清觉得很庆幸,如果仅仅凭借天气预报判断天气,没有《更路簿》和父亲传授的那些经验,很难逃过这次大难。
  再返南海,《更路簿》成了南海主权的证据。
4.jpg

  1992年,57岁的陈在清又一次出发前往南沙。这一次,他的船上载了一位特殊的乘客,是一名独臂老教授。开船前,送教授上船的当地干部一再叮嘱陈在清一定要照料好老教授的安全。一路上,老教授每到一处岛礁,都会亲自下水从岛礁礁盘上寻找一些残破瓷器碎片。渔船按照传统《更路簿》规划路线,一路沿着南沙各个岛礁,行驶到了曾母暗沙。老教授沿途搜集了中国渔民使用过的器具,其中包括发现了一根清代佛山出产的铁锚。
  陈在清和老教授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这位老教授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恒杰教授,他这次来的目的是前往南沙考古,搜集中国渔民在南沙生产作业的证据。他这次在南沙考古的成果,成为我国古代渔民世世代代在南沙生产生活的有力证据。到了后来,陈在清号召船上的渔民们主动下礁盘,帮助王教授寻找这些水下文物。
  在途中陈在清想起了那本早已遗忘的《更路簿》,记录着祖辈们闯南沙的点点滴滴,也是中国渔民世世代代在南海海域耕海牧渔的重要证据。
     这次航行结束回到家中,陈在清找出那本已被遗忘在角落里多年的祖传《更路簿》,小心翼翼地包裹好,吊在他认为最安全的房梁上。
6.jpg

    那一次从南海返回,陈在清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为了给自己挑选一名优秀接班人,他思考了多个晚上,最后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他没有将船长一职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自己22岁的侄子陈则波。
 在陈在清眼里,陈则波“脑子活,胆子大,遇到突发事件能够随机应变。”
 陈则波接过了大伯的轮舵。他没有让那位富有正义感、民族感的大伯失望,当上船长后的陈则波带领着村里的渔民们勇闯南沙、中沙海域,并多次奔赴他的父辈、祖辈们曾经前往的黄岩岛附近海域作业。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12年,陈则波曾多次被菲律宾当局非法扣押,他的渔船也曾被菲律宾军舰撞沉。这几起事件中,陈则波宁愿被菲律宾当局扣押,也始终没有在菲律宾提供的承认黄岩岛是菲律宾的文件上签字。
 遗憾的是,陈家那本《更路簿》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2012年,当有学者提出看一眼这本祖传《更路簿》时,陈在清让人爬着梯子,将那本藏在房梁上多年的《更路簿》取下,却发现它已被老鼠啃咬得残破不全,用手轻轻一碰,立刻化成了碎片。
 每当夕阳西下,吃过晚饭的陈在清喜欢散步至离家不远的潭门港,看一看挤满港口的新式渔船。采访中,他提出要和侄子陈则波在港口合一张影。当新老两代船长站在一起,这位81岁的老船长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老一辈船长和《更路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南海是他们年轻人的时代。”
11.jpg
花版主根据“搜狐历史”的资料整理,图片转自网络。
编辑:华杨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49017积分
699帖子
10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