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前沿设计 关于中国帆船的大型化设计

2019-5-13 15:31 · 帆船设计
ssail 来自: 福建泉州
中式帆超过三桅感觉不好看

近代大型木帆船应该是福州运木船foochow pole junk(花屁股) 和老闸船http://www.51hanghai.com/thread-60426-1-1.html

你说的开口没有免朝牌或者两侧翼间没有板子的那种船,一般是浙船或者福州运木船,有远洋过:福州运木船宁波号(原名金泰豐)远航到美国,慢悠悠的,1912年55天航行7000多英里到达洛杉矶San Pedro港,换算下来是平均4-5节。(1911 Captured by rebels in the battle of Hankow and sold to Americans for $50,000. 1912 Wrecked in a typhoon on June 12.  Wrecked again in a typhoon September 26 off Kyushi, with the loss of the sails and use of the rudder. Crew mutinied and refused to work. Four men rowed the vessel 320 miles back to port. Once in port, the crew were taken in arms. On December 22 of the same year, a new crew sailed the repaired Ningpo7,000 miles in 55 days to San Pedro.           http://www.cawreckdivers.org/Wrecks/Ningpo.htm
2017-8-10 19:41
ssail 来自: 福建泉州
中国木帆船三桅海船的尾帆都很小的 桅杆也细 可以说是双桅船发展而来 尾帆只是转向辅助
唐船图有的有画出尾帆,小小的
k139l0025.jpg
QQ截图20170312155248.jpg
QQ图片20150404004639.jpg

老外画的 尾桅和尾帆也是细小
py0596.jpg
drhdth.png
629452253.jpg
gvygu.png
XGK6_016.jpg
QQ图片20170316124258.jpg
比较有意思的是后来的照片时代 都没看见日本唐船图里中国木帆船挂头巾顶横帆软帆了
2017-8-10 19:54
2017-8-11 09:26
尾部的桅杆低矮,这个是和帆船受风有关的,帆的形制必须和船体匹配。 在早期(明朝)那个尾部的立杆有的时候是绑在尾部舷侧的,而不是立在船体中线上的。这种绑法怎么看都感觉像一种临时措施。 我估计是为了迎合  详情 回复
ssail 来自: 福建泉州
倒三角平板状的船艏,高耸的两侧翼板,有的翼板间还有免朝牌或者绞车,从明到清,画作都是如此
QQ截图20160910105323.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3317.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10422.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3255.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3235.jpg.thumb.jpg
到了后来,浙船变尖了不过两侧翼板还在免朝牌和绞车没了,就像楼主贴的,
QQ截图20160910110803.jpg.thumb.jpg
广船有些也是变尖了而且有些是西洋的样式,广船有些船屁股也开始变成圆的了,
QQ截图20160910110913.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08190828.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08190906.jpg.thumb.jpg
倒是福船还是平板的船艏,变窄了,有些也没有两侧的翼板和翼板间的绞车了(闽浙交界的福州运木船,有着福船的平板状托浪板也有浙船风味的两侧翼板)。
QQ截图20160910105840.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5850.jpg.thumb.jpg
对于平板状船艏,建国后木帆船调查的手册里是这么说的
福建渔船概述1.jpg
福建渔船概述2.jpg
2017-8-10 20:09
ssail 来自: 福建泉州
中式帆船大型化感觉,船体改进,增加桅杆后感觉和windjammer的纵帆款式差不多那个意思

中式帆装的优点和不足是一体的,带撑条的纵帆操纵方便,可以像现代运动帆船一样绕桅杆大幅转动,可以顺风当横帆,可以适度戗风逆行,一套帆装顺逆两用,操纵主要在甲板上,不用经常爬桅爬帆桁;不足也在此:操帆方便,但撑条靠在桅杆表面上下,却妨碍了加装支索(近代广船有加少量侧支索 从桅顶到舷侧 一侧2或4根),只能靠加粗桅杆增加强度,也不能用西式的接桅方法,不能做到像西方帆船桅杆之高,帆面积不及西方的大。

大面积的传统材料中式帆在大风中顺风换舷也是很危险的,太平公主号的李金华博文里有说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401ae01019229.html

当然以上的缺点可以用现代材料攻克部分
2017-8-10 20:12
ssail 来自: 福建泉州
begun 发表于 2017-10-19 10:17
2016年福建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基地承造,船长43.8米,宽12米。

可以说近些年来真正能做到复古的,只有太平公主号,毕竟清朝的,图纸尺寸描述都还在,而且在建造中,许路和刘宁生坚持要按照古代不用螺栓,纪录片中可以看出造船师是有点担心的(太平公主15米的船,在清朝也不算很大的船)。

再来说宋船,宁波出土的一条船是有舭龙骨,而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泉州后渚宋船,基本特征是多层船板、小长宽比、V底、小方形系数,鱼鳞搭接,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舭龙骨,而且鱼鳞搭接估计也不需要舭龙骨。海南省博那条华光礁一号的复原是按照多层船板鱼鳞搭接(平接和鱼鳞接结合,龚昌奇的文里是每列都鱼鳞接的,不过实际建造是平接和鱼鳞接结合像泉州后渚宋船的复原,如下几图所示)的,不过是不下水的,但是还是用了螺栓,其实不下水,完全可以试试铁钉工艺不用螺栓。

泉州后渚宋船的平接和搭接结合 QQ截图20190513162053.jpg


龚长奇华光礁一号复原文里的搭接

海南省博实际建造
d974f30bgy1fz7jsz0os4j21401kj1ky.jpg



元明清的船基本都是加大长宽比U底造型。到近代广船就吸收更多西式的造法了,艏柱、侧支索。传统海船的平艏应该是内陆船遗留,从明清到近代来看平艏的发展是越来越窄的。记得建国后的木帆船调查讲福船部分说,平艏对于船的凌波性和克服因顺风偏驶现象时艏吃水增加而增大阻力,效果良好,也算是顺带作用吧。

传统帆船里,船底板(龙骨翼板)和船壳板(船侧板)间有条较为突出的较厚的窄舭板以及船侧的2-3条(舟急)客观上起到减摇作用。

最后说帆,篾帆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师傅会做,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的黑白照(上世纪三十年代)里还有出现首帆篾帆的船,其余的基本都是布帆了。
2019-5-13 15:31
中式帆超过三桅感觉不好看

近代大型木帆船应该是福州运木船foochow pole junk(花屁股) 和老闸船http://www.51hanghai.com/thread-60426-1-1.html

你说的开口没有免朝牌或者两侧翼间没有板子的那种船,一般是浙船或者福州运木船,有远洋过:福州运木船宁波号(原名金泰豐)远航到美国,慢悠悠的,1912年55天航行7000多英里到达洛杉矶San Pedro港,换算下来是平均4-5节。(1911 Captured by rebels in the battle of Hankow and sold to Americans for $50,000. 1912 Wrecked in a typhoon on June 12.  Wrecked again in a typhoon September 26 off Kyushi, with the loss of the sails and use of the rudder. Crew mutinied and refused to work. Four men rowed the vessel 320 miles back to port. Once in port, the crew were taken in arms. On December 22 of the same year, a new crew sailed the repaired Ningpo7,000 miles in 55 days to San Pedro.           http://www.cawreckdivers.org/Wrecks/Ningpo.htm
2017-8-10 19:41
中国木帆船三桅海船的尾帆都很小的 桅杆也细 可以说是双桅船发展而来 尾帆只是转向辅助
唐船图有的有画出尾帆,小小的
k139l0025.jpg
QQ截图20170312155248.jpg
QQ图片20150404004639.jpg

老外画的 尾桅和尾帆也是细小
py0596.jpg
drhdth.png
629452253.jpg
gvygu.png
XGK6_016.jpg
QQ图片20170316124258.jpg
比较有意思的是后来的照片时代 都没看见日本唐船图里中国木帆船挂头巾顶横帆软帆了
2017-8-10 19:54
2017-8-11 09:26
尾部的桅杆低矮,这个是和帆船受风有关的,帆的形制必须和船体匹配。 在早期(明朝)那个尾部的立杆有的时候是绑在尾部舷侧的,而不是立在船体中线上的。这种绑法怎么看都感觉像一种临时措施。 我估计是为了迎合  详情 回复
倒三角平板状的船艏,高耸的两侧翼板,有的翼板间还有免朝牌或者绞车,从明到清,画作都是如此
QQ截图20160910105323.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3317.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10422.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3255.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3235.jpg.thumb.jpg
到了后来,浙船变尖了不过两侧翼板还在免朝牌和绞车没了,就像楼主贴的,
QQ截图20160910110803.jpg.thumb.jpg
广船有些也是变尖了而且有些是西洋的样式,广船有些船屁股也开始变成圆的了,
QQ截图20160910110913.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08190828.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08190906.jpg.thumb.jpg
倒是福船还是平板的船艏,变窄了,有些也没有两侧的翼板和翼板间的绞车了(闽浙交界的福州运木船,有着福船的平板状托浪板也有浙船风味的两侧翼板)。
QQ截图20160910105840.jpg.thumb.jpg
QQ截图20160910105850.jpg.thumb.jpg
对于平板状船艏,建国后木帆船调查的手册里是这么说的
福建渔船概述1.jpg
福建渔船概述2.jpg
2017-8-10 20:09
中式帆船大型化感觉,船体改进,增加桅杆后感觉和windjammer的纵帆款式差不多那个意思

中式帆装的优点和不足是一体的,带撑条的纵帆操纵方便,可以像现代运动帆船一样绕桅杆大幅转动,可以顺风当横帆,可以适度戗风逆行,一套帆装顺逆两用,操纵主要在甲板上,不用经常爬桅爬帆桁;不足也在此:操帆方便,但撑条靠在桅杆表面上下,却妨碍了加装支索(近代广船有加少量侧支索 从桅顶到舷侧 一侧2或4根),只能靠加粗桅杆增加强度,也不能用西式的接桅方法,不能做到像西方帆船桅杆之高,帆面积不及西方的大。

大面积的传统材料中式帆在大风中顺风换舷也是很危险的,太平公主号的李金华博文里有说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401ae01019229.html

当然以上的缺点可以用现代材料攻克部分
2017-8-10 20:12
begun 发表于 2017-10-19 10:17
2016年福建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基地承造,船长43.8米,宽12米。

可以说近些年来真正能做到复古的,只有太平公主号,毕竟清朝的,图纸尺寸描述都还在,而且在建造中,许路和刘宁生坚持要按照古代不用螺栓,纪录片中可以看出造船师是有点担心的(太平公主15米的船,在清朝也不算很大的船)。

再来说宋船,宁波出土的一条船是有舭龙骨,而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泉州后渚宋船,基本特征是多层船板、小长宽比、V底、小方形系数,鱼鳞搭接,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舭龙骨,而且鱼鳞搭接估计也不需要舭龙骨。海南省博那条华光礁一号的复原是按照多层船板鱼鳞搭接(平接和鱼鳞接结合,龚昌奇的文里是每列都鱼鳞接的,不过实际建造是平接和鱼鳞接结合像泉州后渚宋船的复原,如下几图所示)的,不过是不下水的,但是还是用了螺栓,其实不下水,完全可以试试铁钉工艺不用螺栓。

泉州后渚宋船的平接和搭接结合 QQ截图20190513162053.jpg


龚长奇华光礁一号复原文里的搭接

海南省博实际建造
d974f30bgy1fz7jsz0os4j21401kj1ky.jpg



元明清的船基本都是加大长宽比U底造型。到近代广船就吸收更多西式的造法了,艏柱、侧支索。传统海船的平艏应该是内陆船遗留,从明清到近代来看平艏的发展是越来越窄的。记得建国后的木帆船调查讲福船部分说,平艏对于船的凌波性和克服因顺风偏驶现象时艏吃水增加而增大阻力,效果良好,也算是顺带作用吧。

传统帆船里,船底板(龙骨翼板)和船壳板(船侧板)间有条较为突出的较厚的窄舭板以及船侧的2-3条(舟急)客观上起到减摇作用。

最后说帆,篾帆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师傅会做,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的黑白照(上世纪三十年代)里还有出现首帆篾帆的船,其余的基本都是布帆了。
2019-5-13 15: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1
4
7
返回顶部